一杯“晨光”奶,半部深港情:供港壹号的时光故事

发布时间:2025-11-14 12:31:05
阅读量: 287

当清晨的阳光漫过深圳光明区新陂头牧场,晨光的牛奶正奔赴深港两地的餐桌,打开一盒供港壹号有机纯牛奶,醇厚的奶香里,藏着一段跨越近半个世纪的温情岁月——那是关于坚守、陪伴与“壹号”初心的故事,从荒坡上的五头奶牛开始,流淌进三代人的记忆里。

▲晨光乳业

乳香初起:从“荒坡奶仓”到深港生命线

1958年,为保障香港农副产品供应,在宝安县公明区境内一片荒山野岭、杂草丛生的土地上,晨光乳业的前身——广东省国营光明农场正式成立。当时公明区领导建议新建农场命名为“公明农场”,经过反复讨论,考虑到国家将供给香港农副产品的光荣任务交给新建农场,就取了“光荣”的“光”字与“公明”的“明”字,共同构成“光明农场”的名称。

那时没人想到,这个肩负“供港农副产品”使命的农场,会成为日后深港乳业的“火种”。1973年,时任国家农垦部部长的王震视察农场时,不远千里送来5头优质荷斯坦奶牛,叩开了晨光与牛奶的缘分——这5头奶牛,也成为了供港壹号故事的序章。

▲1983年王震将军第二次视察牧场题词

1978年,22.4万越南华裔归国,其中4300多人扎根光明农场。为了这群“新家人”,广东省国营光明农场在1979年更名为“广东省光明华侨畜牧场”,归侨们在这里种水稻、养奶牛,用双手把土坯房旁的荒地,变成了新生活的“希望田”。同年,农场与香港公司签下补偿贸易协议,港资助力扩建奶牛场、引进设备,而光明人则用一罐罐鲜奶偿还投资——1980年前11个月,牧场的鲜奶产量就达到了4000多吨,是1979年的三倍。深圳的牛奶源源不断地送到香港,香港的资金与技术也源源不断地回到深圳。这一刻两座城,一条心,奋力绘就出后来人津津乐道的改革画卷。

随着生产流程的持续优化,产量的增加也带来了销量的增长,1984年光明鲜奶已经占据香港鲜奶市场超过七成以上份额,为香港同胞的鲜奶供应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香港前总督麦理浩曾赞扬,“深圳光明农场的鲜奶对香港市民有实质性帮助。”

奶香暖城:从“供港标杆”到深圳的“奶罐子”

当供港的奶车穿梭于深港之间时,晨光奶也逐渐成为了深圳特区成长的“营养剂”。伴随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光明华侨畜牧场的使命从“单一供港”拓展为“供港保深并举”。彼时深圳物资匮乏,牛奶属稀缺资源,但晨光坚持“一企两价”:供深鲜奶经物价局审定后多年不涨价,而供港产品遵循市场定价,用差异化策略守护着深港两地民众的“喝奶自由”。

▲晨光运奶车

而这种民生担当,也浸润了深港民众无数个习以为常的日夜。作为“国家学生奶奶源示范基地”,2002年晨光乳业率先通过“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认证,成为学生奶定点生产企业,为深圳学生定制专属奶,从光明牧场到学校食堂,承载了成千上万“深圳娃”的童年记忆。2003年非典疫情时,晨光改装冷藏车走特殊通道,既保障了香港“不断奶”,又守住了深圳的生鲜供应;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晨光员工坚守生产线,让超市货架上的鲜奶从未断供——对晨光人来说,“保深”不是口号,更是台风天里送奶工湿透的工装,是凌晨车间里不灭的灯光。

如今,在新陂头牧场的醒目位置,仍张贴着印有“一滴鲜奶一片深情,滴滴晨光为市民”标语的海报,这句标语目睹了1984年第一杯屋型奶的诞生,也听惯了老员工们“一挤就是一辈子”的故事。从“小渔村”到“大都市”,晨光的奶香始终与深圳同频——它见证了国贸大厦“三天一层楼”的速度,也温暖了无数来深建设者的平凡日子。

“壹号”新生:从“01”号奶牛到穿越时光的品质承诺

在供港与保深的岁月里,晨光对品质的执着,也酝酿出了一个属于“壹号”的故事。

20世纪80年代,光明华侨畜牧场开始从新西兰大规模引进奶牛,但由于新西兰的环境与深圳不同,奶牛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1983年在各级科研机关的共同努力下,牧场成功培育出第一代亚热带耐热型荷斯坦奶牛,代号“01”。

这种能在35℃高温下稳定产奶的“01”号奶牛,不仅大大解决了高温天气对产奶量的制约,保障了供港奶源的稳定性与竞争力,更成为品质的代名词。“01”号奶牛及其后代所在的牧场被叫作“1号牧场”,产出的奶叫“1号牛奶”,而这份宝贵的饲养经验也获得了深圳科技创新奖。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1994年,随着农场政企分离,光明新区开始筹备。晨光所有在深牧场开始整合,全部换上“01”号奶牛;199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授予晨光“全国最大鲜奶出口企业”称号,这份荣誉里,藏着“01”号奶牛的功劳。1999年,晨光又牵头起草《中国(深圳)荷斯坦奶牛饲养标准》,把“01”号的饲养经验变成行业规范——从一头奶牛到一套标准,“01”号的初心,就是把最好的品质刻进每一滴奶里。

▲香港巴士上的晨光广告

时至今日,在香港和深圳的大街小巷,我们仍然能时常偶遇印有晨光牛奶字样的巴士或海报。在香港的商超,“供港壹号”和晨光黑凉粉并排陈列,标签上“晨光乳业”的字样,仍是香港市民跨代信任的凭证;在深圳的早餐铺,一杯晨光奶配肠粉,是年轻人对“老深圳味道”的传承。这杯奶里,装着晨光人46年的坚守,装着国有乳企“只为更健康的生活”的使命,更装着“深港一家亲”的温情。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浪潮中,无论是晨光还是供港壹号,都将继续串联起两地民生,书写跨越时光的品质答卷。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