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音乐2025Q3财报发布,执行董事长彭迦信:业绩再次取得扎实稳健的增长

发布时间:2025-11-14 15:25:12
阅读量: 419

流媒体推动音乐行业走过黄金十年后,全球产业正集体面临“第二增长曲线”的探索难题。咨询公司MIDiA在《音乐流媒体未来》报告中明确指出,流媒体行业已进入“成熟稳定的优化周期”,70%的用户习惯于在处理其他事务时被动收听音乐,音乐逐渐沦为背景音,与年轻一代的情感联结持续弱化。如何让用户重新与音乐建立深度情感与身份认同,成为行业破局的关键命题。

在此行业背景下,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encent Music Entertainment Group,简称“TME”)第三季度财报交出了一份逆势增长的稳健的答卷:总收入高达84.6亿元,再度刷新历史纪录;在线音乐业务全面开花,订阅收入同比增长17.2%至45亿元,ARPPU(每付费用户平均收入)提升至11.9元,演唱会、艺人周边等非订阅服务也实现稳健增长。这些数据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TME持续高质量增长的内在逻辑——当行业普遍追问“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TME给出的答案清晰而坚定:让音乐重新焕发生命力,与用户建立更紧密、更深刻的连接。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执行董事长彭迦信(Cussion Pang)表示:“第三季度,得益于在线音乐业务的全方位优异表现,我们再次取得扎实稳健的业绩增长。通过持续创新丰富内容生态,并将服务拓展至更多现场体验,我们不仅推动了订阅业务收入稳健提升,也带动了演唱会及艺人周边等非订阅服务的强劲增长。依托坚实的财务基础和卓越的运营能力,我们将继续拓展音乐服务的边界,为整个音乐行业创造更大价值。”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首席执行官梁柱(Ross Liang)表示:“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平台生态持续繁荣。基于不断深化的用户洞察,我们以创新方式打造个性化服务与体验,推动用户粘性持续提升,促进了超级会员渗透率与单个付费用户月均收入进一步增长。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强化核心竞争力、提升平台效率,并把握新兴机遇,持续赋能音乐创作、带动音乐消费。”

在短视频与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当下,用户为何依然愿意为音乐付费?TME的实践给出了答案:音乐正在从单纯的听觉内容,升级为人人可参与、可共创的文化符号。平台不再只是音乐播放的载体,更成为讲述歌曲创作背景、文化内涵与幕后故事的空间,让用户在聆听之外获得在场感与共鸣感,使音乐成为情绪表达、社交互动与身份展示的重要媒介。

TME参与共创的《王者荣耀》十周年版本主题曲《明日坐标》,便是这种深度连接的典范之作。这首歌由TME与腾讯游戏、天美工作室群联合策划,邀请易家扬作词、林俊杰作曲并演唱,上线两周便登顶各大音乐平台榜单,全网收藏量突破200万,刷新多项游戏音乐历史纪录,成为年度现象级作品。更令人瞩目的是其破圈效应:B站与抖音平台涌现出上万条二创视频,玩家们用这首歌拼接游戏征程与生活中的高光瞬间,使其从游戏周年庆配乐,升华为承载玩家集体记忆的主题曲;随后,超过260家地方文旅官号自发采用该曲作为宣传BGM,让音乐成为连接游戏、生活与城市文化的纽带。

音乐的情感叙事功能与社交仪式感也在不断强化。张艺兴的数字专辑《闹天宫》在QQ音乐上线仅一周,销售量便突破百万张。TME创新推出的“纪念臻享卡”,赋予数字专辑收藏与社交属性,乐迷不仅主动购买,更热衷于分享、抽取限量卡片,形成病毒式社交传播;白鹿的首张实体专辑《My Odyssey》则反向印证了“实体回归”的潮流,实体唱片所承载的仪式感与收藏价值,让音乐的生命超越了数字维度,满足了用户对情感沉淀与tangible体验的需求。

当全球流媒体平台普遍陷入算法疲劳,Spotify、Deezer等国际流媒体仍停留在传统算法推荐层面时,TME已率先让AI摆脱单纯的工具属性,进化为懂音乐、懂情绪的“朋友”,为用户带来有温度、有惊喜、有参与感的听歌体验。

在QQ音乐App中,Automix智能混音2.0已成为高频使用功能。该功能能够自动识别歌曲的曲风、节奏与情绪,实现无缝无感切换,让播放列表如同一场流畅连贯的DJ现场秀,彻底告别传统播放的割裂感。TME的音质算法也在持续升级,技术团队通过AI算法分析不同耳机的频响曲线,打造出可自动适配硬件的蝰蛇音效:用耳机聆听《加州旅馆》,能模拟出 Livehouse 的沉浸式震撼;切换不同耳机设备,音乐可自动调整为环绕声模式,仿佛置身音乐厅中央;若使用手机外放,QQ音乐全新推出的3D沉浸式DTS澎湃外放音效,能营造出立体空间感,让外放音质呈现出饱满的临场震撼力。

在互动与创作层面,TME早早布局AIGC功能,AI歌词卡便是典型代表。用户可通过该功能即时生成与自身情绪匹配的歌词图卡,有人用它表达暗恋心事,有人用它纪念演唱会的难忘瞬间,相关内容在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引发UGC创作热潮,被网友评价为“比算法推荐更懂我”。此外,TME还推出智能辅助创作工具,降低音乐创作门槛:用户只需输入简单关键词,3秒内即可生成完整歌词,并自动匹配特定风格的旋律。无论是否具备音乐基础,都能轻松体验创作乐趣,甚至可在平台实现自助发行,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主打歌”。TME的AI应用始终坚守“激发创作而非替代创作”的原则,让用户重新体验“表达被理解”的情感共鸣,推动音乐体验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升级。

音乐最本质的归属体验,源于在场感与共鸣感,而这种体验的极致,往往需要“亲临其境” 的场景支撑。TME正持续推动音乐从线上延伸至线下,打造覆盖多元场景的体验生态,让音乐成为贯穿用户生活的文化事件。

近两年,TME成为众多音乐人事业跃升的重要助力。华语天后张韶涵2024年与TME达成战略合作后,在平台助力下完成新专辑《与世之争》的企划、制作与发行;2025年开启的“觅光”世界巡回演唱会,让她跻身体育场规模个人演唱会数量TOP级行列,成为覆盖城市最广的华语女歌手。

袁娅维的“月亮撒野”巡演同样成绩斐然,2024年实现从千人场到万人场的规模跃升,2025年推出的2.0版本反响热烈,南京站落幕后宣布的加场数量甚至超过已完成场次,创下行业纪录,其个人海外巡演也已进入规划阶段。时隔11年重返巡演舞台的薛凯琪,在TME全方位助力下首次登陆大陆市场,开启万人体育馆规模巡演,佛山站、苏州站门票一票难求并紧急加场,宣告实力歌手的强势回归。此外,TME与说唱厂牌种梦音乐合作后,助力GAI完成“进化论”巡回演唱会,重庆站更是成为中文说唱史上首个体育场级别演出,推动说唱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在打造自有线下品牌方面,TME同样成果显著。2020年创办的TMElive,已发展为线上线下融合的标杆演出品牌;TMEA腾讯音乐娱乐盛典成长为华语乐坛年度盛事;今年举办的首届TIMA国际音乐大赏,不仅成为海内外乐迷追捧的现象级娱乐事件,更被全球流行音乐业界视为值得关注与参与的重要行业盛会。

国际化布局的推进,让TME的场景体验延伸至全球。海外音乐平台JOOX已成为东南亚和港澳地区最受欢迎的音乐应用之一,2025年10月在泰国曼谷举办的JOOX音乐之夜,集结15组亚洲顶级艺人,引发当地乐迷热烈追捧;音乐人袁娅维、钱润玉等亮相SXSW悉尼音乐节,成为首批登上该舞台的中国音乐人,其中袁娅维的演出吸引超6000名现场观众,刷新音乐节历史纪录,堪比一场海外体育馆级别演唱会。TME的国际化步伐,不仅让中国音乐走向全球舞台,更让音乐从单纯的播放内容升级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推动TME从流媒体平台向全球文化基础设施跨越。

MIDiA报告提出的“BEATS”五大增长机遇——构建归属感、让音乐重回主角、适度增加阻力引发好奇、用故事赋予音乐意义、重建内容流量机制,核心指向都是找到让用户重新为音乐停留的理由。而TME的实践,正是这五大方向的生动落地:通过共创文化构建用户归属感,用AI技术让音乐摆脱背景音身份重回生活主角,以场景创新赋予音乐更丰富的故事内涵,最终实现用户与音乐的深度绑定。

当播放不再是音乐的终点,当流媒体从工具升级为文化与情感的传播媒介,音乐行业的增长边界被重新定义。未来,TME将继续深化情感连接、技术助力与场景拓展的三重革新,一方面持续为用户提供更具温度、参与感与沉浸感的音乐体验,另一方面助力更多华语音乐走向世界,推动全球音乐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在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的引领下,音乐行业正告别“被动收听”的困境,迈入一个以情感共鸣为核心、以多元场景为支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全新发展阶段,而这也正是行业实现长远增长的核心密码。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