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三局:服务西部大开发 助力西北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1-11-29 15:44:22
来源: 新华社
作者:曹桢
阅读量: 29030

激情点燃全运,梦想绽放古城!不久前,第十四届全运会在中建三局承建的西安奥体中心体育馆闭幕。

作为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以后我国举办的第一项综合性体育大赛,也是全运会首次在我国西部地区举办,中建三局承建了13项重点工程,为比赛顺利举办提供有力保障。

这是中建三局始终在服务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勇当主力军,不断满足西北地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动实践。这些年,该局积极融入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在西北地区投资建设(承建)了800余项基础设施、空港站房、城市地标、科教文卫、产业园区、生态环保等重大工程。

“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吹响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号角,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卫国表示。

建设畅通新“丝路”

“百年征程,百年辉煌。”6月29日,西安地铁14号线正式开通运营,主题专列“筑梦号”缓缓驶入西安奥体中心站。

作为第十四届全运会交通重点配套工程,中建三局参建的西安地铁14号线连接机场、北客站两大综合交通枢纽及奥体中心,是国内首条全线路智慧城轨项目,创下西安地铁建设周期最短记录。

当晚,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中建三局承建的多个全运会交通设施配套工程同步投运的新闻:浐灞河隧道暨锦堤六路高架桥的通车,标志着全运会重要配套项目“五桥一隧”全部建成;世界最宽整体桥面空间双索面双塔自锚式悬索桥——灞河元朔大桥成为西安城市新地标,创下多项建设记录。

办一届会,兴一座城。从地铁到绿道,从隧道到高架,从道路到桥梁……据统计,仅在全运周期内,中建三局就承(参)建西安城区道路14条、桥梁6座、地铁线路3条、隧道2条,不断完善城市路网结构,打通城市交通出行“任督二脉”。在服务全运盛会的同时,为西安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在全运会圆满闭幕时,中建三局承建的新疆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项目施工正酣。

作为国家“十三五”和“十四五”重点机场建设项目、全国最大规模机场PPP项目、中国两大门户枢纽机场之一,项目建成后,机场飞行区等级将达到4F(最高等级),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6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5万吨,分别是现在的3倍和4.4倍。

与之比翼齐飞的是,中建三局还参与建设喀什、吐鲁番、库尔勒、伊宁机场及配套设施,深度融入以乌鲁木齐机场为核心、支线机场为支撑“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的高地贡献力量。

从驼铃帆影到上天入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中建三局不断完善西北地区路网建设,畅通新时代“丝绸之路”。

在青海,作为国家公路网的重要补充,中建三局参建的加西高速项目按下快进键,预计2022年全线贯通,通车后将大大促进青海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在海拔近3000米的格尔木市,格尔木市综合客运枢纽站,是交通部在全国统筹的179个交通枢纽之一,建成后将显著提升高原公路客运整体水平,打造快速便捷顺畅的交通网络。

在甘肃,中建三局承建的G341线白银至中川段公路,是国家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扶贫规划重点建设项目,2020年9月全线贯通,对缩短城乡时空距离、助力沿线群众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西安咸阳机场空管运行保障基地到兰州下立交,从内蒙古呼和浩特三环线到新疆十条路……中建三局打通交通“大动脉”、畅通城市“微循环”。“在西北地区,中建三局深度参与城市轨道、高速公路、民航工程、综合管廊等交通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助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中建三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琦说。

筑牢生态新屏障

湖畔绿意盎然,鸥鹭闲眠,游人络绎不绝——杜甫笔下“半陂已南纯浸山,动影袅窕冲融间”的盛景,在中建三局西安渼陂湖水系生态文化修复项目徐徐展开。

渼陂湖水系生态修复工程是落实陕西省“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西安市“全域治水碧水新城”85316计划的生态修复工程,也是西安市持续推进“八水润西安”的重要节点。

5年前,附近村民们眼中的渼陂湖,还是一个充斥着垃圾、水质浑浊不堪的大芦苇荡。“现在的渼陂湖蝶变新生了,不是小时候记忆中的脏乱差模样,颇有杜甫诗里的意境。”国庆期间回家探亲的张先生激动地说。

2016年来,中建三局以“山水林田湖一体化”为建设思路,突出“三修复一统筹”,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通过恢复蓄滞洪区、湿地、水田、草甸等水生态系统,修复水域面积1000余亩,新增绿化30万余平方米,修复文化古迹、景观共7处——秦岭北麓,“关中山水最佳处”正在成为引领西部、示范全国的水系生态文化旅游区和大西安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建三局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统筹开展环境保护等工作,让大美新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2年前,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八一水库东侧,污水从一条管道喷涌而出,这些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途径老龙河、黑沟河,流向乌鲁木齐西侧东道海子湿地,导致湿地水体遭到极大破坏。

2019年,中建三局开始老龙河、黑沟河治理,建设总长度165千米的退水管渠,深入芦苇荡、置换淤泥土,砌筑河道边坡、再种植水生植物……通过对流域环境综合治理,“黑沟河不黑了、老龙河水清了,秀丽的山水公园来了。”对此,当地居民交口称赞。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地区经济发展,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缓解人与水的矛盾意义十分重大。

在新疆,中建三局承建了西北最大净水厂——甘泉堡新水源地第二净水厂,建成后污水处理规模可达到每天60万立方米,可填满300多个标准泳池;再生水项目是乌鲁木齐市“水进城”重点民生工程之一,中建三局承建的三、四标段累计全长46公里,通过新建污水处理厂、排水管网、脱色消毒设施站等,有效缓解城市用水供需矛盾。

在甘肃,中建三局承建的兰州市水源地项目,占地面积8.5万平方米,承担着全市360万人口的饮用水供给。通过取水、输水、分水、净水、配水五大工程,将刘家峡水库优质水源输送至千家万户,全面保障城市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的供水体系,筑牢了黄河水源“绿色屏障”。

“出门见绿、推窗见景。”乌鲁木齐市民昔日愿景正在成为现实。从乌鲁木齐城南望去,往日荒石遍布的燕南山已满眼绿意与生机。

2018年来,中建三局积极响应新疆自治区党委号召,先后在乌鲁木齐燕南山、雅玛里克山实施“树上山”及绿化灌溉系统改造等项目,4年来完成荒山绿化面积1.5万余亩,植树超过20万株,建成5000立方米蓄水池、200亩苗圃基地和5000亩温室大棚,“漫灌改滴灌”工程覆盖4600亩。在筑起城市发展生态屏障的同时,也带动了区域生态旅游。周边农牧民依托地理优势,发展起餐饮、住宿、接待等服务产业,收入显著增长,畅享生态改善带来的发展红利。

打造产业新动能

9月23日,华为云乌兰察布大区正式开服。随着12家数据中心项目在乌兰察布落地,一条“从云到端”的全产业链正在“草原云谷”乌兰察布市加速形成。

早在5月10日,中建三局承建的华为乌兰察布云数据中心四期竣工,服务器数量达50万台,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云数据中心、华为云全球最大渲染基地,持续推动“草原云谷”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只是中建三局积极参与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中,持续厚植数字经济发展土壤,加快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一个生动缩影。

10月4日,在国家级新区陕西西咸新区,中建三局承建的“西部智谷”项目一、二期C3楼正在浇筑最后一方混凝土,全力加速“中国·西部智谷”产业新城建设。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国家显示器件产业园,未来这里将打造为千亿级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产业高地。

与此同时,10公里外,中建三局承建的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的“西部云谷”项目,二期正有条不紊进行二次结构、外立面施工。作为陕西省“保增长”重点支持项目,全力打造电子信息技术合作、科技交流的孵化平台。

从“草原云谷”到“西部智谷”再到“西部云谷”,中建三局持续助力西北地区产业发展由“制造”转向“智造”。

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金融对产业的引领作用不可忽视。在全国首个“硬科技创新示范区”西安高新区,中建三局承建了迈科商业中心、永利国际金融中心、永威时代中心三座超高层地标建筑,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入驻。

新兴产业之外,依托西北地区厚实的工业基础,中建三局还积极参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高速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航天领域,中建三局承建的西安航天基地智能制造产业园,致力打造制造业数字化升级示范基地,推动航天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在能源保障领域,中建三局先后承建了新疆电力调度中心、中石油驻乌企业联合生产指挥中心、中电投新疆能源公司基地、中石化基地、塔里木油田实验楼等重大能源工程,有力服务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在物流领域,京东、菜鸟在西北地区的首个物流厂房、基地均落户西安,推动区域电商产业聚集,中建三局助力打造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现代化智能物流中心;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作为丝绸之路大动脉上的货物集散地,建成后将完善我国向西出口加工基地、中转集散地和物流大通道。

在现代农业领域,中建三局承建的兰州新区现代农业博览园汇聚有机种植、田园体验、农业康养、山地运动等热门业态,构建农业示范园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建成后是“一带一路”国际农业博览重要平台。

在水利领域,作为陕西省继引汉济渭后又一大型引水工程、榆林史上最大引水工程,中建三局参建的榆林引黄工程设计年引水量2.9亿立方米,建成后对破解当地水资源瓶颈、加快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起到重大推进作用。

长期以来,中建三局在西北地区充分发挥行业“排头兵”作用,以精益建造体系的复制、落地和推广,打造了以11项鲁班奖、16项国优奖为代表的800多项精品工程;以成熟领先的装配式建造技术,助力三一西安产业园联合厂房仅用时3个月建成投产;以行业一流的智慧建造实力,在西安奥体中心打造全国首个5G+智慧场馆,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项目建成先进的智慧医院……近年来,中建三局在西北地区共承办118场省、市级及以上观摩会,成为持续引领当地建筑业提档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拓展幸福新空间

“这一片现在可热闹了。”对家住在幸福路华清学府城的西安市民宁帆来说,今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的幸福林带成了他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周末,幸福林带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一对中年夫妇在郁郁葱葱的“城中丛林”里拉着二胡,唱起了红歌。这一幕吸引了包括孙愿军在内的市民驻足观看、叫好,作为中建三局幸福林带项目经理,孙愿军觉得,这是属于他和西安市民的“幸福时刻”。

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位于西安城东的幸福林带,是全球最大的地下空间利用工程之一,也是西安市最大的市政、生态、民生综合工程。经过1400多个日夜的奋战,这条长5.85公里,涵盖地上景观、地下商业、综合管廊、地铁配套、市政道路等多种功能的城市林带,绿化覆盖率达到85%以上,为西安市民打造了一片“幸福的城市森林”。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建三局全力推动西北地区民生关切的科教文卫体事业发展,承建了新疆最大体育中心——乌鲁木齐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冰上运动中心场馆,青海省海东市最大体育场馆——海东市体育中心等一批地标性体育场馆,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发力。

提升西北地区医疗卫生发展水平,积极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实现。近年来,中建三局承建了包括全国最大单体医疗建筑、西北最大妇女儿童医疗综合体、新疆规模最大口腔医院等20余个医院项目。尤其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建三局在西北地区先后承接西安公共卫生中心、乌鲁木齐市蓝领公寓(防疫隔离点)项目等11个防疫应急工程,投用总床位1.35万余张,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建三局在西北地区参与新建、改扩建大中小学校22所,新增学位近60000个,不断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助力西北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提升。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品质文化活动是重要因素。在西北,中建三局匠心打造系列文旅新地标。灞河之畔的“长安云”作为彰显陕西特色、具有国际水平的重大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未来将成为“一带一路”对外展示窗口;西安中华千古情以打造具有感染力、震撼力、影响力的史诗级演出,成为西安新的文化地标和城市名片;国内最高穹顶类剧院——新疆大剧院、“一带一路”文化窗口——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大型专题性纪念馆——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新馆等文化地标,助力新疆“文化润疆”工程开展和“旅游兴疆”战略实施。

在西北地区,中建三局通过定点招工、培育新时代产业工人等形式,每年带动上万名农民工致富,筑牢“稳就业”压舱石。

“现在的新疆和谐稳定,人民团结幸福,生活越来越好,我就是受益者,安居乐业是最好的证明。”来自喀什地区巴楚县的买买提祖农2020年4月离开家乡,来到中建三局联合当地政府在巴楚县技工学校成立的扶贫培训基地,通过专业技能培训,成为项目上的一名电工。据统计,4年来,中建三局累计为800余名来自和田、喀什的少数民族工友开展职业培训,提供就业岗位。南疆少数民族工友生活条件、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迎来了新的幸福生活。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甘肃陇南,中建三局累计投入1131万元,助力康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接续奋斗乡村振兴,持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2016年驻村时,这里的贫困发生率在21.33%,如今早已全面脱贫,村子还被绿色中国行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甘肃省首个‘国家森林乡村创建工作样板村’称号,同时也被评为国家级4A级景区。”在康县,中建三局通过党建引领、产业造血、就业帮扶、教育扶困、消费助农等举措,助力康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当时在何家庄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中建三局员工李宁,依然坚守在陇南深山之中,作为康县扶贫产业园四期项目经理,继续为当地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坚持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造福,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总会有中建三局人无畏逆行、使命必达的身影。在青海玛多地震、甘肃陇南洪灾等救援现场,百名员工和工友积极响应号召、奋战在一线,用血肉之躯筑起震不塌、冲不垮的生命防线;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冲在前、做表率,投入200万元托举千名寒门学子的求学梦,“建证”志愿服务队的1500余名志愿者投入全运保赛、公益伴读、绿色环保等社会公益活动……

再闯新路看西部,接续奋斗开新局。未来,中建三局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充分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服务西北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