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新能源:三年补贴超12亿利润仅3亿 自身造血能力有待商榷

发布时间:2022-05-23 16:40:41
来源: 《商业观察》
作者:王治山
阅读量: 50579

在“双碳”政策利好的背景下,风电、光伏、太阳能等新能源成为我国能源绿色低碳的必然选择,使得这些赛道的景气度持续升温。从而也有不少企业趁着东风闯关资本市场,先有三峡能源登陆A股,后有新疆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立新能源”)。

立新能源拟于深交所主板上市,拟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23333.34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数的比例不低于25%。公司拟募集资金8.63亿元,其中,3.00亿元用于伊吾淖毛湖49.5MW风力发电项目,9300.00万元用于伊吾白石湖15MW分散式风力发电项目,6246.64万元用于奇台县小红山8MW分散式风电项目,4.07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立新能源的确对行业政策风向把握得十分到位,然而能否借政策东风将自己推入资本市场?

靠补贴能续多久的命

根据立新能源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公司2018年至2021上半年,立新能源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72亿元、6.23亿元、6.53亿元、4.21亿元,净利润9929.82万元、10,750.30万元、11,788.04万元、7,112.92万元 。

看起来似乎业绩还不错,却经不起推敲。再看立新能源2018年-2020年期间收取的新能源电价补贴款分别为47609.49万元、24588.46万元、17947.42万元,占当期确认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25.6%、57.12%、40.12%。

而同期公司确认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收入分别为3.79亿元、4.3亿元、4.47亿元,远远超过同期的净利润。算下来,立新能源没了补贴,会亏得个“底朝天”。

关于补贴的情况,也引起证监会的担忧,直指:“公司现有项目的补贴收入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存在补贴收入减少的情形,如有说明具体情况;是否存在补贴收入被取消的可能性,发行人是否有预计所运营项目何时退出补贴。”

同时,根据相关规定,电价补贴需逐级申报纳入补贴目录或补贴清单,其结算周期较长,因此电价补贴往往被确认为应收账款。

招股书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期间,公司的应收账款分别为7.27亿元、9.54亿元、12.94亿元及16亿元,占当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27.2%、153.21%及198.17%。

针对应收账款的高增,立新能源表示,其应收账款主要为电价补贴款,根据相关规定需逐级申报纳入补贴目录或补贴清单,发电项目列入补贴目录或补贴清单后可获得可再生能源补贴,且可再生能源补贴结算周期较长,进而使得应收可再生能源补贴款余额逐年增加。

可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19〕882号),对风电项目并网电价政策发生较大调整,其中对2018年底之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底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1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自2021年开始,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全面实现平价上网,国家不再补贴。

当国家不再补贴之后,立新能源还能“续命”多久?倘若公司不加强自身的造血能力,后续的盈利能力势必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过度依赖单一大客户

立新能源除了过度依赖补贴以外,还存在高度依赖单一大客户——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查看公司的客户情况发现,从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期间的客户量不是2名就是3名。并且,同期公司对国网新疆的销售收入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4.56%、95.04%、94.76%和93.8%。

再看立新能源对国网新疆的销售明细发现,哈密供电公司的销售占比最高。同期,立新能源对哈密供电公司的销售额分别为5.25亿、7.07亿、9.5亿和11.3亿,逐年显著攀升,对其销售占整个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2.14%、74.11%、73.40%和70.71%。

如果未来新疆地区的新能源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将可能对本公司经营带来负面影响。

同时,立新能源还是负债高企。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负债分别为38.99亿元、34.54亿元、47.41亿元和48.96亿元,资产负债率持续处于70%以上。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 公司借款余额46.49亿元,其中短期借款余额为1.08亿元,长期借款余额为45.41亿元。

与具有可比性的同行相较,公司资产负债率却显著高于同行。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4.86%、71.73%、73.14%、72.99%,行业平均值则为56.1%、57.37%、64.52%和63.31%。

在立新能源此次拟募资的8.63亿元金额当中,将有近一半的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由此也看出公司资金压力。可是自身的造血能力欠缺、还如此依赖补贴和大客户,倘若立新能源上市,到底能给股东、投资者带来多少收益?

内控欠缺引处罚不断

值得指出的是,立新能源过去这些年还多次出现未批先建而遭到监管处罚的情况。根据公司的招股书内容显示,2020年10月,立新能源旗下子公司乌鲁木齐托里新风发电有限公司因乌鲁木齐县托里二期49.5MW风电附属生产生活项目,在未取得相关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建设,违反了相关规定,遭罚款47.63万元。

2021年9月,立新能源旗下子公司——阜康新风再度因为未批先建遭罚。具体而言,因阜康新风昌吉阜康2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建设项目综合办公楼等6栋单体建筑在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情况下开始施工建设,违反了相关法律的规定,被罚款12万元。

此外,天眼查内容显示,立新能源控股子公司托里新风在2017年10月被有关部门罚款18.73万元,原因是擅自改变林地用途。具体为,有关部门给予托里新风擅自改变林地面积每平方米30元罚款的林业行政处罚,即:6243.96平方米*30元/平方米=187318.8元。另外,有关部门责令托里新风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6243.96平方米恢复原状。

除此之外,立新能源存在还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现象。公司的招股书里“近三年的违法违规情况”中提及,2020年11月4日,吉木萨尔县自然资源局出具《草原违法行为处罚决定书》(吉草监罚字[2020]第001号),吉木萨尔县立新光电有限公司因未经批准非法占用草原17.439亩,违反了《草原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依照《草原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给予限期恢复草原植被并罚款10463.4元的处罚。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一家拟上市公司,内部管理如此松散且处罚如此多,倘若立新能源上市,后续需要突破的瓶颈和有待提升的事宜还相当多,路途未必顺畅。

而立新能源能否凭借政策东风来扭转当前困局?《商业观察》也将会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