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必须更加讲求质量和效率。扩大有效投资,要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与扩大消费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广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2023年1-2月,我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36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7%(折合199.6亿美元,同比增长26.5%)。
相关部门及商协会近期接连部署,在广泛深入调研基础上,针对地方和企业需求,研究稳外贸政策,既着力助企纾困降成本,也注重从加强跨境电商企业培育、创新海关监管模式、优化海外仓申报流程等方面支持新业态发展。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全力以赴拼经济,争分夺秒谋发展。这种敢拼敢闯、锐意进取的精神值得肯定,但也要看到,只争朝夕不是只看朝夕,抢回失去的时间决不能透支未来的发展。
聚焦重点群体,人社部门、高校等多方出实招,通过搭平台、拓渠道、送政策、提技能、强保障等方式,助力稳就业。展望未来,经济企稳回升为稳就业奠定基础,而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仍将是政策重要着力点。
近日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2月末,广义货币(M_2)余额275.52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3.7个百分点。
作为数字化赋能实体经济的积极尝试,兼具速度与便利优势的即时零售,逐渐成为不少消费者的购物新选择,也将助力更多小微经营主体加速数字化转型,促进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对2022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了认真总结,并研究提出了2023年工作打算。
从近期公布的多个数据看,用电量、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物流业景气指数等经济“晴雨表”均呈现向好态势,折射出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增强。
2023年,财政部将增强财政宏观调控效能,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