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阿里、滴滴相继发生系统崩溃事件。11月12日,阿里系多款APP出现无法访问或服务异常情况。11月27日,上海、北京、广州等多地用户反馈,滴滴出行APP无法使用,地图无法加载。
两起网络事故着实给广大用户带来不少困扰。尤其是滴滴出行APP在当天晚间出现宕机,不少用户无法联系到网约车司机,严重影响正常出行,骑行用户则遇到寒风中不能锁车的尴尬局面,给上班族通勤造成极大不便。
在数字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下,每个人的吃穿住行用都与手机深度绑定,头部互联网企业提供的数字公共产品和平台,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具备公共基础设施属性,其安全稳健运行既是对客户最基本的责任,更关乎经济社会正常运转。接二连三的网络事故不仅让公众发出“大厂技术都靠不住”的质疑,更引发对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一系列担忧。
互联网行业格局在不断变化,新的竞争对手不断出现,头部企业占有市场优势地位,但如果不能带来舒适体验,甚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令平台黏着度大打折扣,消费者就会寻找更优解决方案。
为此,相关企业亟需对其数据中心、云平台的安全管理重视起来。一方面要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重点研发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技术,实现以技术管控技术;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才储备,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和故障预案演练,落实到每个环节、每步流程中,一旦发生状况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解决。此外,相关主管单位、行业协会也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指导行业经营者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完善保障措施、强化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以高水平网络安全保障互联网行业高质量发展。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