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历时两个多月的首届昆山企业足球联赛(以下简称昆山“企超”)落下帷幕。21支球队以“企业”之名参赛,同台竞技,既激发了企业员工的足球兴趣、拓展了企业交流渠道、涵养了昆山足球文化,也激活了文商体旅“流量密码”,赋能城市营商环境,勾画出了一条以特色运动IP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全新路径。
“赛场”接“职场” 为企业发展赋能
今年8月,昆山“企超”启幕,吸引了来自制造业、科技、服务业等领域的21支球队参赛。作为一项创新实践,昆山“企超”超越传统赛事,肩负起“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的战略使命。
数据显示,昆山拥有大型工业企业102家、中型工业企业289家,产值超亿元企业达1096家。赛事主办方负责人、昆山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孙列平表示:“我们旨在通过一个高参与度的平台,把昆山的产业‘串’起来,让企业‘活’起来。”
工程师、质检员、车间主管……当生产线上的拼搏者变身绿茵场上的追梦人,他们纷纷表示:“在车间,我们一起研究图纸与参数;在球场,我们呼喊着跑位与配合,这增强了我们的归属感。”
这种默契正从绿茵场延伸至职场,为企业发展赋能。“一场球踢下来,我发现采购部的小张爆发力惊人,和市场部的老李传接球心有灵犀,练球比赛,大家一天天熟悉起来。回到工作中,球场上的队员又变成亲密的工作伙伴,因为我们已经建立了‘战友’般的情谊。”张浦德园队球员来自公司不同部门,经历两个多月的昆山“企超”,他们将绿茵场上展现的协作、坚韧与执着,延续到工作中,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昆山不仅要做产业‘高原’,更要打造人才生态的‘绿洲’。”昆山市体育总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企超’这样的赛事,让‘拼搏、协作、尊重规则’的体育精神,融入昆山企业的团队建设,激活整座城市的运动基因。让每一位来昆山创新创业的人才,不仅能感受到一流的营商环境,还能找到归属感、获得感和健康活力的生活方式。”
“观赛”到“游城” 激活文商体旅流量
从8月燃情开赛,到11月2日落幕,昆山“企超”已超越单一赛事,成为一场融合体育、消费与文化的全民足球盛宴。
数据显示,首届昆山“企超”共112场,累计参与球员近5000人,线上线下观看人数超20万人次。每一次传球、每一脚射门、每一声助威呐喊,紧密交织,共同绘就昆山“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生动图景。
“足球之夜”市集与“企超”同步,将昆山城西体育中心北广场打造成集美食、文创、亲子互动于一体的城市客厅,让大家近距离感受足球激情。在促消费、扩内需的背景下,当数万人为足球聚集时,他们带来的不只是一张“票根”,更有餐饮、购物、住宿、旅游等全链条的夜间经济消费场景。
“看球喝咖啡,晚上有地方逛,带娃有地方玩,这才是百姓要的夜生活。”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一位网友的高赞评论说出了不少昆山百姓的心声。足球不仅是赛场竞技,也是撬动消费升级、产业融合、城市活力的支点。拼抢、传递、攻防,善于自我突破的昆山,又一次在绿茵场上转动起了激发县域经济社会活力的“魔方”。
赛事助推下,城市消费愈发“出圈”。昆山打出“组合拳”,赛事组委会针对性地为球迷观众推荐涵盖夜游周庄、品味奥灶面、体验乡村民宿等特色线路,实现“流量”到“留量”的升级。9月底,“昆山文化艺术中心·玩湃智慧足球广场”和“昆山青阳港·玩湃生活体育公园”同时开园,引入荷兰约翰·克鲁伊夫“全攻全守”训练理念及六人制足球,引进智慧足球与新兴运动YOU.FO创新飞环等荷兰体育IP,打造集智慧运动、国际赛事、全民健身于一体的城市体育新空间。
在创新中发展,在竞技中新生。昆山正以一颗足球的滚动,探索以特色运动IP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新赛道。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