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北京市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区”)建设以来,海淀组团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优势,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产业升级为关键抓手,以平台建设为重要支撑,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持续突破,彰显了科技创新高地的责任与担当。
聚焦高精尖赛道
构建多元产业发展新格局
海淀组团作为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的核心组成部分,总面积21.59平方公里,截至今年4月底企业总数达20754家,始终以“大信息、大健康、科技服务”为主导产业,构建特色鲜明、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其中,由北京实创科技园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中关村壹号作为组团标杆园区,以“硬科技”为核心,形成了以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为代表的多元化高精尖产业发展格局。
“我们积极推动‘产业研究、产业招商、产业服务’协同互促,集聚‘人才、技术、金融、市场、政策’五类创新生态资源要素,构筑‘空间+服务+资本+场景’四位一体赋能服务矩阵,搭建‘创新支持、创新资源、创新交流’三大平台,‘商业航天+人工智能’双轮驱动,建设壹号特色产业园区,赋能企业创新发展。”中关村壹号运营公司——北京实创亿达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亚雄表示。目前,中关村壹号已集聚150家高科技企业,人工智能企业占比50%,商业航天企业占比40%。
同样位于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海淀组团范围内的中关村综合保税区,为海淀组团产业开放再添新引擎。该综保区2023年5月获国务院批准设立,2024年8月正式运行,规划面积0.4平方公里,是全国首家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综合保税区,以集成电路和医药健康为核心,拓展跨境电商、融资租赁等多元业态。凭借“三个第一、三个创新”的独特优势,中关村综合保税区成为承接全球高端研发、推动产业国际化的重要平台,进一步完善了海淀组团高精尖产业生态布局。
在企业培育方面,海淀组团内涌现出中科驭数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我们2021年和2023年相继承担北京市科委与北京市经信局的DPU研发课题,公司研发的DPU产品多次参与海淀中关村论坛的新产品首发和展览展示,促进了新产品的市场推广。借助政策支持,我们这几年间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率先完成三代DPU芯片研发迭代。”中科驭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品牌公共事务总经理罗梅介绍,公司目前申请发明专利600余项,研发的DPU芯片广泛应用于云数据中心、金融计算等场景,助力算力基础设施升级。
深化制度创新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新标杆
制度创新是“两区”建设的核心,海淀组团聚焦企业需求,在政策赋能、监管优化、服务升级等方面持续发力,让“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实干动力”。
政策叠加效应的充分释放,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海淀组团整合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政策优势,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提供精准支持。“中关村壹号联合翠湖基金及合作投资机构、商业银行、券商等,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投资融资服务。年度为30余家次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累计协助企业获得股权及债权融资近5亿元。其中,股权投资方面,翠湖基金已投资百望股份、鹿客科技、和隆优化、平方和等园区企业。”曹亚雄表示。在人才服务方面,中关村壹号园区“提供人才引进申报、工作居住证申办、非京生源及留学归国人员落户、人力资源培训、校园及社会招聘、产才协同发展等服务。同时,中关村壹号作为人才工作事权下沉试点园区,园区企业在人才居住证办理方面也享有绿色通道。另外,园区还可为企业员工申请人才公租房,真正让人才实现安居,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此外,园区还打造了企业服务品牌‘后浪社区’,开展社群活动300余场,持续关注企业员工的成长和生活。”曹亚雄表示,从办公服务到生活保障,全链条服务让企业安心发展、人才舒心扎根。
监管模式的创新突破,大幅提升了开放便利度。中关村综保区率先试点“3+1”智慧监管模式,采用物联网监控、智能视频监控等先进技术,打造适配研发机构和企业需求的保税研发创新监管和无感快速通关模式。
强化平台赋能
释放开放协同发展新活力
平台是整合资源、链接要素的关键载体,海淀组团通过打造智慧化园区平台、专业化创新平台、国际化交流平台,持续释放协同效应,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
智慧园区建设引领行业标杆。中关村壹号“推出园区数字平台‘数智ONE’,以数字孪生手段为基础,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实现软硬件的智慧化建设和应用场景落地,面向园区入驻企业提供专而精的服务。目前,智慧闸机、智慧呼梯、智慧垃圾桶、配送机器人、VR导航等50余个智慧场景投入使用。同时搭建“中关村壹号服务+”小程序,涵盖访客预约、园区VR导航、智慧停车缴费、停车场反向寻车系统、会议室预约、报事报修等多项功能,实现了对客户服务及园区管理的智慧化。曹亚雄介绍,数字化建设让园区运营效率和企业办公体验同步提升。
创新服务平台加速成果转化。海淀组团集聚了协同创新院、石墨烯研究院等一批高端研发机构,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关村壹号提供知识产权申请、知识产权布局、专利导航、检索分析、风险预警和维权等服务。累计服务园区企业240余家次,帮助企业获得近100项发明专利授权。”曹亚雄表示。据罗梅介绍,中科驭数积极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联通研究院、泛联院、开源芯片研究院等机构展开产学研合作,加速技术产业化进程。
交流合作平台拓宽发展空间。中关村壹号连续四年举办硬科技嘉年华,嘉年华科普体验活动每年邀请超150家企业参展,吸引了约10万名访客前来参观,并为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和落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此外,中关村科学城(海淀区)规划展览馆自2023年2月运营以来,已接待马来西亚商会等12个国际团体参观,成为海淀对外展示科创实力、开展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
未来,海淀组团将继续以“两区”建设为引领,秉持“创新、开放、合作”的理念,持续深化制度创新、做强主导产业、完善服务生态,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和开放合作标杆,为北京市“两区”建设注入更强劲的海淀动能。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