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产业变革的源动力,也是塑造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近日,山东省围绕机器人、现代食品、轻工纺织、现代冶金等四个重点产业,集中推出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这一系列行动计划的落地,标志着山东在实现19条标志性产业链科技创新计划全覆盖的基础上,正以更加系统、精准的“矩阵式”政策布局,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全省产业能级跃升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此次行动计划的突出特点在于其清晰的战略导向与精准的产业切入。面对全球科技竞争与产业变革新趋势,山东没有“撒胡椒面”,而是精准选择既有产业基础又有巨大潜力的领域重点突破。在机器人产业,紧紧抓住与人工智能融合的战略机遇,瞄准核心零部件、软件系统和整机制造,目标直指全国机器人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未来产业先行地。在现代食品、轻工纺织、现代冶金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则聚焦“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致力于通过技术迭代重塑竞争新优势。这种“有所为、有所侧重”的布局,体现了山东推动产业创新的战略决心与务实路径。
推动产业能级跃升,关键在于打好“创新组合拳”。行动计划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嵌入山东精心构建的“2+17”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工作体系之中。从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入手,通过改革科技计划管理、建强创新平台、优化人才评价,夯实融合基础;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企业在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中唱主角;再到畅通成果转化路径,布局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建设山东科技大市场,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这一套环环相扣的“组合拳”,旨在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平台支撑、成果产业化、企业培育的全链条创新生态。
行动计划的落地,更需要全域协同与要素保障的强力支撑。从省级部门的统筹协调,到各地市的积极承接,山东正形成上下联动的推进合力。例如,滨州市通过“厅市会商”机制,将省级计划与本地产业基础紧密结合,在铝产业、纺织、食品等领域布局高能级平台,推动创新成果加速涌现。同时,强化创新要素供给至关重要,无论是省工信厅通过“工赋百景”揭榜挂帅引导机器人应用,还是省教育厅动态优化学科专业、引育创新人才,都旨在为产业创新提供坚实的“弹药”和“粮草”。
展望前路,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是一场深刻的变革。随着这批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山东有望在机器人、现代食品、轻工纺织、现代冶金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一批优势产业集群,让更多像全球运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世界在建工程最大直径盾构机这样的“山东好成果”竞相涌现。当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持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齐鲁大地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必将根基更牢、动能更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