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插上“金翅膀”

发布时间:2022-10-26 14:58:03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李晓婷
阅读量: 947

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声,看不到忙碌的工人,一块块5G通信模块正从“安静”的车间生产出来。

  这是记者近日在重庆盟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组装数字化车间看到的场景。

  “盟讯公司曾是一家劳动密集型电子代工工厂,如今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将更多精力放在自主创新上,逐渐转变为一家智能制造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盟讯公司副总工程师陈菁说,通过对生产车间进行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工厂建设,企业生产效率提高24.1%,运营成本降低21.74%。今年前三季度,盟讯公司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24%。

  连日来,记者走访重庆多家企业发现,不少制造业企业不断在“老产业”中“创”出新赛道、“转”出新机遇。

  走进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的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洁净敞亮的数字化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技术人员正在检测调试几台大型核电用泵机。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马文生告诉记者,作为一家致力于科技创新的高端泵制造业企业,重泵公司近3年每年都有10个以上新产品推出。

  “创建于1951年的重泵公司曾以生产小型计量泵为主。”马文生说,2005年,重泵公司抓住国家核电技术发展机遇,着手攻克核电站用泵领域的技术难题。尤其是近年来,重泵公司坚持自主研发,致力于关键泵国产化,企业不断走向更大舞台。

  自主创新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发展“秘诀”。重庆市科技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重庆市研发经费投入超过600亿元,比2017年增长65.6%。研发投入强度达2.1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21件。

  为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地方政府和企业不断推出鼓励创新的举措。

  近年来,重庆修订实施《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出台“财政金融政策30条”“成果转化24条”等系列改革措施和政策文件,不断增强科技人员获得感。

  走入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大厅,各式各样的智能化工业仪器仪表让人目不暇接。

  四联集团不断调整人才结构,加大科技人才“引留用”,更多懂技术、懂科研的人才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排头兵”。四联集团副总经理刘兵告诉记者,目前四联集团及所属企业有工程师及以上职称的技术人才786人,今年预计增加至1000人。

  重泵公司的青年科研人员王军说:“公司制定20余项技术创新管理制度,推行‘价值贡献’积分制绩效管理,员工通过技术创新、科技成果等获得积分,年底转化为绩效收入。只要你想干、能干,就能获得应有的奖励。”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