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闪1.0系列标准正式发布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发布时间:2022-11-08 16:27:15
来源: 新华网
阅读量: 8570

  2020年9月,星闪联盟成立。2022年11月,“新短距,新产业”星闪联盟产业峰会在深圳举行,会上,星闪1.0系列标准与商用产品路标正式发布,标志着星闪产业化进程加速。

  经过两年多发展,星闪联盟成员由最初的80家已经发展到现在的240家,涵盖芯片、模组、设备、解决方案、测试认证、运营和安全服务等全产业链上下游。

  创新无线短距通信 联接智能世界

  无线短距通信是指在局部区域内,两个无线设备间的通信,使用户在有限空间内位置移动的同时始终保持着通信链接。过去30年,无线短距通信迅速发展,市场规模巨大。

  随着智能汽车、智能终端、智能家居和智能制造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各应用领域出现越来越多的无线化诉求和趋势。现有的无线短距通信技术在时延、可靠性、同步精度、安全性等方面已无法满足新兴场景的演进需求。

  “以车载的主动降噪为例,为了达到最佳效果,从麦克风采集噪声到形成反向噪声,再通过扬声器抵销达到静音的效果,这个过程对端到端应用的时延要求,达到100微秒的量级。抛开计算处理,给通信留下的只有20微秒的时延。从现有情况看,对传统短距是很有挑战的。”业内人士表示。

  在此背景下,星闪联盟成立。联盟成立初衷是为了推动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目前,联盟成员单位有240家,包括9家行业机构、12家汽车厂商、50余家芯片和模组厂商、31家应用厂商、44家ICT企业和14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其中为大家所熟知的包括信通院、中科院、北邮、国汽智联、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华为、腾讯、奇安信、比亚迪等。对于星闪目前关注的四大领域,包括端到端从芯片、模组、相关的设备,以及应用,实现了全产业链覆盖。

  发布星闪1.0系列标准 加速产业化进程

  技术落地离不开标准化与产业化。在大会上,星闪联盟正式发布了星闪1.0系列标准与星闪商用产品路标。

  星闪联盟专家委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星闪技术路线规划的目标是保证星闪技术演进与核心业务需求相匹配,保证星闪标准迭代周期与产业落地节奏相匹配。

  星闪1.0系列标准,重点打造SLB和SLE两类技术,兼顾高速率、高质量连接与低功耗轻量级连接,共同构建星闪端到端核心功能。星闪1.0系列标准共由12项标准组成,包括接入层、基础服务层、通用(架构、标识等)、安全以及测试等部分。此外,星闪2.0系列标准已启动部分标准立项,将聚焦在接入层能力扩展以及星闪原生应用定义。

  在星闪商用产品路标发布环节中,共有16家联盟成员单位发布了测试仪表、芯片、模组以及终端等各类星闪首商用产品的路标,这些产品将从22年Q4到23年陆续发布。

  会上,发布了31家联盟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编制的《星闪无线短距通信技术(SparkLink1.0)产业化推进白皮书》,包括短距市场价值分析、星闪技术典型适用场景、星闪技术标准、星闪产业化进程以及总结展望五个部分。

  此外,星闪Openlab开放实验室筹建,将作为聚拢星闪产业链的上下游软硬件资源、创新研究、产品联调、技术交流和展示平台。

  作为新一代的无线短距通信技术,星闪联盟积极构建产业生态,打通全产业链。从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终端到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将广泛满足智能汽车、工业智造、智慧家庭、个人穿戴等多场景对低时延、高可靠、精同步、多并发的技术需求。标准的发布及场景化落地将有力支撑星闪产品的商业化进程。

  据悉,根据标准、商用芯片和模组的进展,星闪联盟四个产业推广组预测大规模的商业落地有望于2023至2024年实现。

  关于下一步发展,星闪联盟理事长张晓刚表示,联盟将进一步凝聚产业共识,团结产业链上下游伙伴,谋求大发展,通过共同制定星闪标准,分享国际大市场,最终将联盟打造成为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技术为基础、以标准为纽带的全球化、专业化产业平台。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