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产业化成果逐步展现

发布时间:2023-09-12 17:08:30
来源: 新华网
阅读量: 881

  浇水、梳根、摆盆……海南省五指山市通什镇什会村兰花基地里,务工已经6年的村民王香理,正熟练地打理着一盆盆兰花。

  什会村邻近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野生兰花资源,花卉种植企业在这里发展热带兰花产业。以前在家务农的王香理来到基地后,收入“涨了一大截”,除了供孩子上学外,生活开支还有不少盈余。

  “去年算账,从事兰花种植的村民,人均年收入达43500元。”五指山万泉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光明告诉记者,“村民收益增加的同时,还有效减少了国家公园内野生植物资源的破坏,守住了‘绿水青山’。”

  自2019年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探索建立“两山”理论实践基地,不断推进生态产业化。

  在霸王岭片区,为了有效维护生态的原真性和生物多样性,5座装机总容量6230千瓦的小水电站被陆续拆除,生态流域恢复原状,更多水生物得以回归和繁衍生息。热带雨林美景和海南长臂猿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游玩。附近村民借此开起旅游客栈、农家乐和餐饮店,农特产品、传统手工艺品也广受欢迎。

  在五指山片区,依托国家公园生态资源优势,森林旅游产业得到发展。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等一批雨林周边村落,开发出黎族文化、热带雨林、茶旅融合发展线路。2022年,毛纳村旅游收入达597.59万元,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我们正在布局‘园内园外’‘山上山下’协同发展。”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王楠说,近年来海南不断谋划五指山、吊罗山、鹦哥岭等片区国家公园入口社区规划建设,编制出台了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纲要、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标准及国家公园原生态产品认定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以指导国家公园及周边生态产品的科学、合理开发。

  如今,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的红利让周边村民喜上眉梢、甜在心头。一系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开始在各片区推广。

  “目前,我们正在做兰花短视频科普和直播带货。”谢光明说,“让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线观赏、感受雨林之美的同时,也助力当地百姓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