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试点破题”到“全景铺开”,江宁开发区空港片区锚定近零碳园区建设目标,以系统性规划为引领、重点项目为抓手,形成“全域布局、重点突破”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区域绿色低碳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能源结构优化见实效
清洁能源版图再扩容
在近零碳园区建设中,空港将能源结构优化作为核心抓手,并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园区已建成光伏项目36个,总装机容量达80.66兆瓦;今年上半年新增5个光伏项目,预计新增装机容量32.15兆瓦,清洁能源供给能力稳步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总投资1.5亿元的凤凰山储能项目预计于8月底正式投运。该项目投运后,将大幅提升区域能源调峰与应急保障能力,为清洁能源高效利用提供坚实基础,进一步完善园区绿色能源体系。
重点项目树标杆
多领域绘就近零碳图景
依托“示范引领、项目带动”的思路,空港片区推动近零碳园区建设从规划走向具象,在生产端、生活端、流通端形成多元标杆。
在生产端,标杆企业筑牢零碳基底。空港片区多家企业率先实现低碳转型突破:卫岗乳业、大旺、中电华瑞成功获批江宁开发区首批“近零碳工厂”,南京宝钢住商金属则成为江宁开发区汽车零部件领域首家碳中和工厂。企业通过生产工艺革新、能源梯级利用等技术升级,建立全链条低碳生产模式,为制造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在生活端,场景创新融入零碳理念。空港将低碳基因植入城市生活空间:空港温德姆花园酒店在改造中集成太阳能光伏、智能能耗管理系统,能源自给率提升30%;如意湖零碳景区通过环湖光伏路灯、生态水循环系统等改造,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123吨,让市民在休闲中直观体验“零碳生活”的便捷与舒适。
在流通端,智慧物流探索零碳路径。作为空港近零碳园区建设的新增长点,“近零碳物流园”将启动规划建设。园区将打造“光伏屋顶+储能站”能源系统,实现物流作业用电100%清洁能源覆盖;同步引入无人配送新能源厢车,通过AI算法优化配送路径、减少空驶,实现末端配送全程“零排放”。预计建成后,可形成“仓储—运输—配送”全环节低碳闭环,碳排放量比传统物流园减少40%,为现代流通业低碳升级树立标杆。
未来布局再发力
绿色发展能级再跃升
展望未来,空港近零碳园区建设蓝图已清晰绘就。园区计划推进多个光伏项目开工建设,加快“近零碳物流园”落地见效,同时积极探索氢能等新兴低碳产业,持续丰富绿色产业生态。同时,空港将深化数智运维体系建设,扩大低碳技术应用场景,推动零碳场景向更多领域拓展。随着一系列举措落地,近零碳园区建设将迈向更高水平,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绿色动能。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