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银川经开区以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破局,打出“供地模式、审批监管、存量盘活”组合拳,推动规土工作由被动审批向主动服务转变,成功从“存量”中拓出“增量”,为发展筑牢了空间保障根基。
聚焦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增效,园区计划通过专项债收储1880亩长期低效闲置用地,预计可释放近2000亩的产业空间。园区通过不断完善规划体系建设,开展“十五五”产业空间支撑保障研究,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及生产要素保障。调整优化综配区生活及公共配套服务;提升公铁物流园“公铁联运、产业联动”的服务型物流枢纽功能;优化中关村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增加产业用地占比,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强化产业空间的适配性,形成集约、绿色、开放的园区发展新动能。
对于创新型企业,高昂的初期土地成本曾是压在心头的重负。如今,“标准地+先租后让”的弹性供地模式,让企业得以“轻装上阵”。“先租后让”大幅缓解了前期的资金压力,让企业能把宝贵的现金流优先投入到研发和生产中。
同时,园区通过建立部门协同机制,将企业的外部申请转化为部门的内部协作,一批办证遗留问题在主动对接中迎刃而解。服务做“加法”的同时,监管也在做“乘法”,“线索排查—现场核查—闭环转办”的监管机制,确保了在提升审批速度的同时,不降低管理质量。
下一步,银川经开区将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集成”,将成功经验固化为长效机制,为重点产业布局提供更精准、更肥沃的“土壤”,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