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直流背靠背电网工程建成 电网安全性大幅提升

发布时间:2022-05-23 10:22:20
来源: 央视网
阅读量: 3752

  5月21日,世界上容量最大、首次在电网负荷中心实现分区互联的柔性直流背靠背电网工程在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启动投产,将大幅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电力供应保障能力。

  粤港澳大湾区直流背靠背电网工程就是分别在广州增城、东莞沙田各新建了一座柔性直流换流站,将粤港澳大湾区电网一分为二,形成两个“背靠背”的独立智能电网。

  两个电网“背靠背”就像两个人互相“牵手”,平时“彼此支援”,遇到无法排除的故障“随时放手”,彼此之间有“防火墙”,避免“火烧连营”,一个小区域出现故障可以快速隔离,将停电控制在小范围,有效避免大面积停电。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首席技术专家 饶宏:这个工程就是在世界上第一次针对电网复杂结构进行了合理分区,并且第一次运用柔性直流技术把分区电网进行柔性互联,正常时可以相互送电,在故障情况下可以在不到0.1秒的时间里快速进行功率支援,大幅的提高了粤港澳大湾区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

  这项在国际上具有领先水平的电网工程投资99亿元,历时两年建设,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投资约80亿元,创造了电网工程的多个世界第一。 

  刚刚建成的粤港澳大湾区直流背靠背电网工程就相当于给粤港澳大湾区电网做了个复杂的大手术,解决的是如何为大湾区未来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电能的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电力负荷最密集的地区,庞大的电力负荷叠加众多的西电东送通道,和大量的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让粤港澳大湾区电网越建越大,越来越复杂,运行风险也与日俱增。

  新建的直流背靠背工程就是要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电网的安全性,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

  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基建部 凌怡珍:这样的网架结构可以避免“把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极大地降低相互牵连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的风险。在需要相互补给支持时,通过外环线路便可相互支援。与此同时,电网灵活度变得更高,更利于大规模新能源的接入。

  不仅如此,智能分区后的大湾区电网运行的灵活性也将大幅增加,可以更大规模地吸收利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今年就能新增消纳600万千瓦海上风电、西部水电等清洁能源。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南方电网将投资超380亿元完善广东网架。大湾区外环将建成超2000公里的500千伏环形线路,使粤港澳大湾区供电能力提升80%,年均停电时间将少于半小时。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