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矿业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构建节能生态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5-12 18:53:43
阅读量: 452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大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001203.SZ,以下简称“大中矿业”)秉承“顺应自然,环保为天”的企业使命,以“员工认可、行业知名、社会尊重”为发展愿景,主动探索绿色矿业新路径。2024年,大中矿业通过科学规划生产布局、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以及深度优化管理模式,持续探索绿色矿业发展新路径,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大中力量,持续向受员工热爱、被行业推崇、获社会尊重的卓越矿业集团迈进。

科学谋划节能指标

大中矿业在节能降耗与环保方面均采取了有力措施。2024年,公司环保投入达1.1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在节能降耗方面,大中矿业制定了分区域、分阶段的专项规划。其中,内蒙区域明确2025年能耗再降12%的目标,重点推进电力交易、设备升级等21个项目,计划投资4,509万元;子公司安徽金日晟矿业则通过用电系统优化、避峰生产等举措,力争实现10%的能耗降幅。

深挖潜力提升效能

大中矿业以多维度技术改造驱动矿业绿色转型,2024年,研发投入1.33亿元,占营业收入3.46%。在设备升级层面,大中球团厂引入磁悬浮风机技术,攻克传统脱硫风机高能耗、噪音大等技术瓶颈,项目投运首月节电率达37.99%,超预期10.99%,日均节电量1,772.93kWh;子公司金日晟矿业周油坊选矿车间完成29台永磁电机换装,浮选机、搅拌桶、渣浆泵节电率分别达24.56%、22.51%、20.47%,节能成效显著。

在工艺优化方面,大中矿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避峰就谷”生产,破碎工段依托自动化预警系统减少设备空转,圆锥破碎机等设备生产效率提升超20%,吨矿电耗创历史新低;膨润土车间以助磨剂替代激发剂的工艺取得了突破,新工艺生产的胶凝剂抗压强度达标,预计年节约原料成本267万元,同步降低电耗与维护费用,以工艺优化实现节能目标。

同时,大中矿业加速能源管理数字化转型,通过搭建能源管理平台实现用能数据实时监测与智能分析,通过调度中心优化能源调配,并借助功率因数监管、变压器计费机制调整等举措降低用电成本。2024年7月,大中矿业举行“能源管理信息平台”启动仪式,标志其能源管理迈入数字化新阶段。启动会上明确建设目标、功能规划与推进计划,将整合数据资源、强化协同,推动能源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矿业行业能源管理提供示范样本。

循环利废创效增收

大中矿业通过固废资源化利用模式,实现了采选矿废石、尾砂等固体废弃物的综合高效利用,采用“变废为宝”策略,将采选矿废石用于地表塌陷区的治理;其选矿尾砂中,98%通过充填系统回填井下采空区,既解决生态修复需求又降低处置成本,剩余的尾砂堆放在达标防渗层上,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在子公司协同方面,金日晟矿业实现选矿除尘灰100%回收利用,锅炉灰渣用于厂区基建;金辉稀矿则将硫铁精粉作为球团厂原料实现内部循环;球团分公司和中晟球团除尘灰、废料作为原料进行重复利用。通过一系列举措,大中矿业走出了一条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光伏绿电促进低碳发展

大中矿业加速布局绿色能源领域,其分布式光伏项目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在内蒙古及安徽区域建成总规模23.6MW的四大光伏基地,其中两个项目已实现并网发电。2024年光伏发电量达2,666.7万kWh,节约标煤3,277.37吨,减少排放21,893.61吨二氧化碳当量,累计节约电费超1,500万元,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同步显现。通过打造“光伏+矿业”的创新模式,大中矿业不仅优化了能源结构,更实现了生产成本的有效降低,为传统矿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样本,展现出企业在“双碳”目标下的战略布局与执行能力。

生态修复铸成绿色矿山

大中矿业以打造“绿色矿山+景区矿山”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路径,通过节能降耗等创新手段取得显著成效。公司旗下周油坊铁矿凭借领先的环保治理水平斩获国家级绿色矿山称号,重新集铁矿获评省级绿色矿山,两座矿山累计投入近5亿元进行生态改造,矿区绿化覆盖率高达80%。目前,金日晟铁矿文博园和内蒙古大中矿业工业旅游区双双获评AAA级景区资质。据悉,大中矿业正着力将周油坊、重新集、书记沟、东五份子四大铁矿及湖南、四川锂矿基地全面升级为省级以上绿色矿山,并规划向AAAA级景区矿山目标迈进,通过“矿山景区化”改造实现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矿业企业绿色转型树立行业新标杆。

面向未来,大中矿业表示将持续加大技术投入,扩大光伏等清洁能源应用规模,深化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建设,并探索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新一代节能技术。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为打造绿色矿山、景区矿山、新型四化智慧矿山,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