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创新案例与百强!当虹科技「低空经济领域」再获殊荣

发布时间:2025-10-22 16:50:35
阅读量: 188

化身“外卖员”飞跃长城,作为“新农人”盘旋于千亩梯田……这个秋天,无人机格外忙碌,以无人机应用为代表的低空经济也全速起飞!

凭借面向无人机的动态视频感知压缩技术,当虹科技在低空经济领域也快速突破,与阿里巴巴、大疆等知名企业共同获得“2025浙商低空经济合作周”认可,斩获上述两项重大荣誉。

(2025低空经济十大创新场景案例、领航者·2025低空经济TOP100)

此次评选由浙商发展研究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省金融业发展促进会、浙江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指导,建德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浙商》杂志等联合主办,旨在挖掘低空经济的创新力量与标志性场景,推动新质生产力在产业链中的融合与落地。

(无人机电网巡检现场,来源:浙电e家)

当前,我国低空经济正处于加速产业化阶段,无人机等低空智能设备的应用边界持续拓展,尤其在复杂地形和偏远地区,正逐步成为替代人工、执行高强度作业的重要工具。

然而,在山地、海岛、荒漠等弱网或无网环境下,高清视频实时回传仍是行业痛点,延迟高、画面卡顿等问题常成为制约作业效率与安全的“隐形障碍”。

针对这一挑战,当虹科技推出了面向无人机等智能设备的视频与图像动态压缩产品——“天目”无人机伴侣,可在不影响画质与AI智能分析的前提下,将视频进行10倍左右的动态感知压缩,节省90%以上的传输带宽与存储成本,保证弱网环境下视频、图片、点云等多模态数据可以清晰、流畅回传。

在电网巡检等典型场景中,“天目”无人机伴侣基于当虹科技BlackEye 2.0多模态空间大模型,无需依赖固定背景模型或场景特征,能够精准识别动态画面中的ROI(关键区域),保持绝缘子、避雷器等关键部位的高清细节,同时对天空、背景等非关键区域进行智能压缩,使原本10Mbps的视频仅用1Mbps即可稳定传输。

即使在卫星通信链路下,该产品也可实现10至100倍的超级压缩,为低空经济的远程实时作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更进一步,当虹科技无人机相关产品还可基于无人机视频生成高精度3D模型,实现电力线路的360°可视化巡视,大幅提升巡检效率与安全性。从电力运维到灾后应急,从高空到极端环境,当虹科技的动态视频压缩技术让低空作业“看得见、传得回、用得上”。

作为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当虹科技将继续以“AI多模态+空间视频”为核心引擎,通过动态视频感知压缩、无人装备远程操控等技术,助力低空经济飞向更高、更远、更智能的发展新阶段。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