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富科技CEO吴海生近日表示,AI正在从金融外围工具演进为核心决策引擎,智能风控技术已能通过多模态数据分析识别传统手段难以发现的风险。
记者了解到,在完成从360借条到奇富借条的品牌升级后,奇富科技正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核心风控环节的应用落地。奇富科技CEO吴海生在接受新浪财经专访时指出,金融科技是AI最适合的落地领域,AI正推动金融行业从“有限规则”向“多模态推理”演进。
吴海生强调,与传统风控依赖有限数据做逻辑回归不同,大模型可以处理百万维度、多模态的信息,甚至能识别出人工规则无法定义的变量关系。这一技术进步使得奇富借条能够为更广泛用户群体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
智能风控的技术革新
目前,奇富科技已将AI技术深入应用于金融最核心的风控环节。公司研发的端到端授信决策智能体整合了700多个模型与7000多个策略模块,能够持续自主学习并自主迭代风险决策过程。
“过去依赖有限规则,今天多模态推理能从视频、语音、合同和经营场景中提取百万维度的信息,判断企业陈述真伪或者帮助企业自证,这是过去人类风控无法完成的。”吴海生表示。在实际应用中,公司的模型已帮助银行识别出财务造假与欺诈行为,避免了重大损失。
在具体应用层面,奇富科技开发了AI审批官和AI信贷员等智能体。AI审批官能解析各类票据、合同、方言录音、尽调录像等,做到100%审查自动化且无退补件;AI信贷员则为银行客户经理定制,能根据客户经理擅长的方向推荐目标客户。
从工具到核心的演进
吴海生将AI在金融领域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主要应用于客服、外呼等效率型环节,而现在正在进入更深层次的金融决策环节。这种转变使得AI从辅助工具演进为业务中枢。
“金融行业天然适合AI落地。它的生产要素就是数据,而金融决策本身就是人工智能化的过程。”吴海生指出,真正的价值在于AI能够显著提升决策质量,降低风险,并扩大普惠金融的覆盖范围。
对于中小银行而言,智能化的主要痛点不是算力,而是系统的解决方案。奇富科技通过与银行深度合作,在风控、BI、合规、运营等核心业务板块推动AI落地,为银行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化转型支持。
可解释性与合规挑战
面对AI在金融领域应用的“黑盒”风险担忧,吴海生坦言这是整个行业的痛点。奇富科技正在努力提升模型的可解释性,使其尽可能展示思考路径,避免过度推理导致幻觉。
“金融与娱乐应用不同,哪怕1%的错误都可能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我们选择收敛推理边界,保证可靠性。”吴海生表示,目前阶段必须平衡创新和安全。
在出海战略上,公司更倾向于监管成熟、规则清晰的市场,通过与当地金融机构合作建立长期价值。吴海生强调,AI赋能金融的核心在于以技术责任和可解释性为前提。
普惠金融的新路径
AI技术的应用为普惠金融开辟了新路径。奇富科技通过智能风控技术,能够服务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覆盖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群体。
“金融科技诞生的初衷就可以理解成‘向善’——帮助这些小的个体去享受金融服务,给那些数据不够充分的小微企业更多的金融服务选择,做到真正的普惠。”吴海生表示。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奇富借条已与163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累计注册用户突破2.6亿,累计撮合信贷规模超过2.1万亿元。这些数据表明,AI驱动的新型风控模式正在发挥实际效果。
奇富科技将继续聚焦风险控制与智能决策等高价值环节,探索AI在更广阔市场中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随着从360借条到奇富借条的品牌升级完成,公司将其在AI风控领域的技术优势转化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实际动力。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