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砌了顶级硬件的智能座舱,为何依然陷入“卡顿、无趣”的用户吐槽?在刚闭幕的行业顶级盛会2025中国工程学会年会上形成共识:芯片算力是燃料,但基础软件与AI大模型决定了汽车智能的上限。
在年会上,多位专家表示,软件定义汽车已经进入云端一体大模型时代,以AI为代表的软件能力决定用户体验,是释放和拉动新一代智能汽车硬件如传感器、芯片性能的核心因素。尤其是端模型的成熟,将进一步加速车载芯片的性能提升。

在此次年会上,领先的OS及AI科技公司斑马智行展示了基础软件及座舱AI大模型方面最新成果,体现软硬一体、AI牵引,通过“芯片+OS+AI”战略,将芯片潜能转化为用户体验。其自研的元神AIOS具备跨平台、跨模型能力,加速大模型上车进程。
年会期间,斑马智行展示了全栈自研车用OS,对底层异构芯片及硬件资源进行统一抽象与管理,为上层应用提供稳定高效的运行环境。目前它是国内唯一实现多芯适配,合作10余家主流芯片企业、30多个芯片平台。经测算,可实现国产芯片算力效能20%以上提升,为车企实现软硬综合降本30%以上。
通过智能座舱全栈AI技术体系,斑马智行实现了在软硬一体基础上的AI引领,包括智能座舱AI大模型 、AI智能体集群和AIOS。全球权威机构IDC评测9家智能座舱AI及新势力车企,公布斑马智能座舱大模型技术排名第一。今年9月云栖大会上,斑马智行联合通义首发Auto Omni全模态端侧大模型实车方案,领先行业半年以上,有效解决算力冗余与硬件配置使用效率过低等问题,带领汽车智能进入主动智能时代。同时联合多个生态伙伴AI化接入,打造规模庞大的AI原生车载平台服务生态,实现车上智能服务闭环。

斑马智行首席战略官邢悦
斑马智行首席战略官邢悦强调,端模型是区别于云模型的重大机遇,它通过软件定义的新场景,为国产芯片厂商提供了冲击高端、高价值算力芯片的巨大发展空间。

斑马智行首席产品官蔡明
在年会智能网联主论坛上,斑马首席产品官蔡明表示,软件与硬件协同是相互促进的动态变化过程,软件背后是用户需求和场景化服务,因此牵引力更大。斑马智行是连接芯片潜能和用户体验的智能中枢,向上赋能应用,把复杂的硬件变成开发者能轻松使用的积木,让软件开发变简单,生态更丰富。向下充分挖掘芯片算力,让硬件性能被充分、高效地利用。目标是将硬件算力及其他性能最大化的转化成软件的最佳体验。
邢悦提出“硬件为基,软件定义”的观点。她认为,当前大算力等硬件基础已出现一定冗余,关键在于通过软件来定义和充分释放这些硬件能力,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智能座舱需求。
“汽车智能的最佳体验一定是差异化和个性化的,”蔡明表示,自然语言交互是大模型带来的基础智能服务,基于感知学习进化执行等能力的场景价值才是用户体验差异化的终极战场。比如说,斑马智行Auto Omni可以识别到用户在上班途中且点亮充足,会主动询问“您通常在这个时间点收听财经新闻现在为您播放吗?”;当检测到疲劳驾驶,它不仅会提醒,还能自动调低空调温度播放提神音乐,并推荐最近的服务区等。AI助手将演进为类人的硅基伙伴,化身车内的儿 童管家、美食地图、专业导游和工作助理等。
工信部明确到2030年将制定70项以上汽车芯片标准,国产芯片企业如地平线、黑芝麻智能等通过算法创新切入市场。斑马智行的技术方案为国产芯片提供了成熟的工程环境,形成从算力到场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