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固态电池技术路线逐渐清晰,一场围绕下一代动力电池的千亿级产业竞速正在全球展开。在这场以安全与能量密度为核心赛点的竞争中,海目星(688559)凭借“超薄涂布+超快激光”两大自主技术体系,实现了从专业激光设备商向固态电池核心工艺赋能者的战略跃升。目前,公司已成功向中创新航输出硫化物体系前中段装备,并为清陶、蔚蓝等国内固态电池领先企业提供关键制造设备。
超薄涂布:打破能量密度天花板的关键路径
固态电池性能突破的核心制约之一,在于电极涂层的厚度与均匀性控制。海目星开发的微凹版超薄涂膜技术,将涂层厚度稳定控制在0.5–4μm区间,远低于传统涂布工艺。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多层超薄涂布方案使硅碳负极涂布厚度降至7.5–15μm,比当前主流工艺降低超过80%,为提升电池质量能量密度与体积能量密度提供了工艺基础。该技术已实现全球规模化落地,并获得多家国际头部客户验证。
超快激光:从源头上构筑安全防线
锂金属加工中产生的粉尘与毛刺,是引发锂枝晶生长、导致电池短路的核心诱因。海目星将超快激光技术引入固态电池制造环节,通过非接触式加工从根本上杜绝异物引入。该技术不仅能避免传统五金切割带来的微观缺陷,还可显著减小粉尘粒径,有效控制电池内阻,从而抑制充电发热并提升能量转换效率,为全固态电池的本征安全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卡位千亿市场,以装备定义工艺
在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的过程中,对极片涂布、电极切割等关键工艺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精度与洁净度要求。海目星以前瞻性研发布局,同步推进多条技术路线的设备开发。目前,公司在锂金属与氧化物固态电池方向已获行业首个GWh级量产订单,将重点服务于低空飞行器等新兴场景。在氧化物路线方面,清陶、蔚蓝等企业已实现核心设备的批量采购,订单规模逾亿元。在硫化物路线,公司正与多家全球新能源企业合作推进中试线建设,实现从干法电极制备、裸电芯组装到等静压及高压化成分容等全流程关键工艺覆盖。
从激光专家到固态电池装备的引领者,海目星的转型路径折射出中国高端制造企业在产业变革中的技术敏锐与战略定力。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公司凭借在“极薄涂布”与“极净切割”两大关键环节的装备突破,正逐步掌握下一代电池制造工艺的话语权,其成长逻辑与产业定位也有望迎来系统性重估。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