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科学家登榜 + 千万级订单!智平方实现人形机器人科研与量产双突破

发布时间:2025-11-21 17:54:43
阅读量: 122

近日,斯坦福大学与爱思唯尔(Elsevier)联合发布了2025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在这份被广泛视为衡量科研工作者全球影响力的权威榜单中,深圳企业在前沿科技方向——具身智能(Embodied AI)领域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

该榜单分为“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两个部分,从全球近700万名科学家中,基于总引用量、H指数((全称“H-index”,用于评估科研人员的学术产出数量与学术产出水平)、合著者修正的HM因子、单独作者或第一作者引用数等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估,遴选出全球排名前2%的顶尖学者,覆盖22个主学科与174个子学科,被广泛视为衡量科研工作者长期影响力和年度表现的重要标准。

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共有4家具身智能企业的5位科学家入选。其中,总部位于南山区的深圳企业智平方(AI²Robotics)“独占两席”,领跑赛道,凸显了其在具身智能“智能大脑”研发上的强劲实力与技术潜力。


一、领跑具身智能:智平方CEO及联合实验室主任双双入选

此次入选“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的两位科学家均来自智平方的核心研发体系:

• 施柏鑫(排名85577),北大-智平方联合实验室主任

• 郭彦东(排名127097),智平方创始人兼CEO,同时担任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兼任教授

具身智能作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科学家的国际学术能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技术潜力与发展话语权。智平方作为一家聚焦智能机器人研发的企业,此次有两位核心科学家同时登榜,无疑是其科研实力和人才梯队建设成果的有力证明,也成为中国新兴科技产业高速成长的一个缩影。


二、从科研到产线:智平方的“研产一体”实力

智平方的科研实力不仅体现在榜单上,更已转化为坚实的产业落地成果。公司在2025年已完成数亿元Pre-A轮系列融资,其核心模式便是将顶尖科研力量与产业应用紧密结合:

• 顶尖科研布局: 智平方与北京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专注于具身智能的前沿理论与技术突破。 

• 产业落地验证: 其推出的Alpha Bot机器人已成功应用于工业与康养场景,并已获得国际知名车企的千万级订单。 

• 行业权威认可: 公司此前已荣获2024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技术赛道亚军及“人工智能年度领航企业”等殊荣。 

• 智平方官网:https://ai2robotics.com/en/

三、订单刷新纪录:从“演示”迈向“实战”的里程碑

此次合作被业内视为具身智能从“潜力演示”转向“价值落地”的关键一步。该订单金额不仅刷新了行业纪录 ,其“实战”属性尤为突出。部署场景将首次大规模进入半导体显示产业 ,覆盖从仓储物流、上下物料、零部件装配到质检测试等全流程 。合作方惠科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其全球大尺寸LCD市场份额位居前三 ,其全球生产基地的应用,也标志着智平方的技术方案已通过了高端工业“实战”的检验。


四、权威认证:从HICOOL大赛到SWITCH国际舞台

智平方的“实战”能力也获得了资本市场与权威赛事的双重认可。在资本层面,公司半年内已完成7轮数亿级融资 ,领投方包括深创投 ,并吸引了华熙生物和一家大型零售企业以产业资本身份参与。在权威认证层面,HICOOL 2025全球创业大赛的奖项尤为瞩目。智平方作为本届大赛唯一获一等奖的机器人企业 ,其“市场化能力与业务进展”是获胜的关键 。在半导体等高端制造场景,其机器人已实现±0.02mm的装配精度 和日均20小时连续作业 ,形成了可验证的商业闭环。


在国际舞台上,智平方也正代表中国具身智能领域发出声音。在近期的新加坡科技创新周(SWITCH 2025)上,智平方成为焦点之一 。创始人郭彦东博士作为企业代表,受邀出席主论坛,与NVIDIA高管、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等同台论道 。郭彦东博士在会上分享了其原创的“正反金字塔”数据观,阐述了具身智能从冷启动到大规模部署的数据路径 。他认为,在冷启动阶段应采用“正金字塔”融合互联网、仿真和真机数据 ;而在大规模部署后,数据结构将转变为“倒金字塔”,“真实场景作业数据”的价值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展会期间,新加坡知名人士亦到访智平方展台,并对AlphaBot 2机器人的互动表现表示赞赏 。

五、解码“5亿”订单:全栈技术驱动的“落地哲学”

智平方赢得订单的关键在于其“落地哲学”与全栈自研的技术体系。面对严苛的工业场景,智平方的解决方案从“大脑”和“身体”两个维度提供了深度适配。

在“大脑”层面,行业共识是具身智能的核心矛盾已从硬件制造转向“大脑”的智能化水平 。智平方部署的AlphaBot(爱宝)机器人,其核心竞争力源于其全栈自研的GOVLA(全域全身VLA)大模型 。传统的VLA(视觉-语言-行动)模型被视为实现通用智能的路径之一 ,但多数模型仅能输出机械臂动作 。智平方的GOVLA则针对此局限进行了突破,是业内首个提出输出“全身控制和移动轨迹”的VLA模型 。

这一能力的实现,依赖于一套创新的“快慢系统”(System1 & System2)协同架构 。该架构设计灵感来源于卡尼曼的双系统理论 ,由空间交互基础模型、慢系统和快系统三部分组成 。其中,慢系统(System 2) 负责复杂逻辑推理和任务拆解 ,它解析用户指令、环境信息和机器人状态,进行高层决策 ;快系统(System 1) 则负责实时响应 ,输出机器人全身控制动作与移动轨迹 。这种双系统分工协作的机制,使GOVLA兼顾了实时响应与复杂决策能力 ,实现了“感知-理解-决策-执行”的协同 。此外,智平方还创新性地引入DeepSeek的先进技术,以增强GOVLA在长程、复杂任务中的推理与分析能力 。

在“身体”层面,智平方采用了“人形轮式”的AlphaBot 2机器人形态。这种设计被认为是“机器适应人”的范式转变 。相较于传统工业机器人或AGV,轮式双臂的类人设计可适配现有的工厂环境,无需大规模改造基础设施 。 AlphaBot 2作为AlphaBot系列的最新迭代版本 ,其硬件性能为VLA大模型的落地提供了支持。该机器人具备34个全身自由度 ,并采用腰腿升降结构,使其垂直工作范围扩展至0-240cm ,覆盖从地面到高处的作业需求。同时,其支持6小时以上的连续工作能力 和360°×360°的全空间探测感知能力 ,使其能在狭窄通道灵活穿梭、精准操作人工工装 ,大幅降低了部署成本与集成难度。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作超越了单纯的采购部署 。双方还将组建联合技术团队,依托惠科的工业Know-how与产线数据,共同开发面向半导体显示场景的新一代工业操作VLA模型及轻量化端侧推理模型 。这不仅能提升机器人在复杂工业环境中的响应速度与作业可靠性 ,更将为智平方的VLA模型提供宝贵的“真实场景作业数据”,形成“数据飞轮”效应 。


综上所述,这份榜单清晰地勾勒出深圳的创新图景:从高校的源头创新、科研机构的理论突破,到以智平方为代表的企业力量将科研成果落地到生产线,再到医疗机构的临床转化。一个从实验室、病房到生产线的完整创新生态链正在全面发力,而智平方在具身智能这一关键赛道上的科研领跑,正是这一强大生态结出的硕果。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