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持同期股价上涨,药明康德为什么值得相信?

发布时间:2025-11-27 16:13:31
阅读量: 683

看公司要看长期,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情绪来了真不一定做得到。

近期,药明康德发布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东拟通过集中竞价和/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A股股份,数量不超过公司总股本2%。

消息一出,市场反应激烈。但应看到,股东减持是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允许的正常行为,并且受到严格监管。证监会曾公开明确说过,股份减持是股东享有的基本权利。药明康德本次减持计划已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预披露,明确了减持数量、时间区间和方式,是符合现行监管要求的。

11月27日,药明康德再次发布《关于股东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的提示性公告》,披露在11月20日至11月25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减持的股份占公告日公司总股本的0.40%,整个过程依旧透明合规,无可指摘之处。

更何况,如果仔细看,此次减持方——包括G&C IV Hong Kong Limited等17名股东的股份均为药明康德A股IPO前取得,这些机构普遍对药明康德投资已达10年,基本上达到了PE基金典型退出期(7-10年)的上限,也就是说,这次看似规模庞大的减持不是短期逐利行为,而是长期股东再正常不过的基金退出。

此外,根据公告,此次减持的大宗交易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这也等于给了市场一个“锁定期”,能够控制二级市场快速抛售的风险,确保节奏温和,显著缓解冲击。

关于减持的原因,药明康德的公告写的是“自身资金需求”,这在成熟上市公司中并不少见。整体而言,这就是一次有上限、小比例、节奏平稳有序的正常操作。

与其揪着不到2%的减持不放,不如多关注药明康德长期的业务基本面和真实的股东回馈意愿。

实际上,从数据看,应该有不少投资者已经相信,资本市场有买有卖,减持本身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面对药明康德这类优质标的,投资者最近还在源源不断入场,说明市场整体仍在看好这家公司——从11月20日到25日,减持变动期间,药明康德的股价上涨了1.19%,截止11月25日收盘报94.31元。

毕竟从业务基本面上,根据药明康德第三季度财报,这家公司在大体量之上继续保持着高增长。前三季度,药明康德整体营业收入328.6亿元,同比增加18.6%;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105.4亿元,增速更是高达43.4%。

在业绩亮眼的情况下,药明康德仍在主动管理。业务端,该公司近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出售了英美细胞与基因疗法业务、美国医疗器械业务,近期又再次公告将剥离临床测试业务;资本优化方面,过去一年,药明康德对药明合联进行了四次减持,四次成交总额累计接近70亿港元。

这些资产出售所回收的资金,被继续用于投资聚焦CRDMO核心业务。截至2025年三季度,药明康德现金储备已增至300亿元,正大力布局全球产能,包括中国、美国、瑞士、新加坡等地。此外,药明康德近期还与沙特新未来城(NEOM)和沙特卫生部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看起来也有布局沙特的意思。

此外,药明康德对股东的回报意愿也很强烈。2025年,药明康德已实施近70亿元股东回报计划,累计回馈股东总金额占2024年净利润的72%。截至目前,药明康德在上市这七年内通过现金分红和回购并注销股份的方式,已累计回馈投资者达到200亿元,超过了过去七年累计净利润的40%,在整个A股市场5000多家上市公司中排得上前2%。

药明康德是2018年实现A+H股上市的,如今的每股净收益已经是上市时的7倍,每1元收入带来的经营现金流是七年前的2.4倍。如果你当初买入并拿住了股票,截止到今年9月,已经可以获得12.3倍的投资回报。

即使减持被视为短期利空,也很快会出尽,药明康德的长期价值毋庸置疑。当然,值得强调的是,减持本身也只是正常操作,谁越是能在他人情绪波动时保持住定力,谁才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回报。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