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通证券国际于1989年在香港成立,拥有香港证监会颁发的1/4/5/9号牌照,中央编号AAK004。周凯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管理学院客座教授、桃子教育董事。2021年周凯加入华通证券。
华通证券作为在港的传统券商,以传统的经纪业务为主,周凯在进入华通证券后,带领一批年轻且优秀的管理团队,经过3年努力将公司转型为为港股、美股、A股提供清结算服务、为证券行业提供一站式IT平台服务的券商。
目前,香港1100家券商公司中,在营的有600家左右,有APP的不足50家。全球3万家券商,在应用市场搜到有券商APP交易系统的不足300个。
针对这一蓝海市场,公司团队将华通证券自身数字化过程中的技术与经验,设计为可以复制化的定制性产品,即华通证券券商云—为证券业友商开发一站式企业云服务解决方案,为全球终端客户提供顶级的移动端操作体验。
近期,笔者与华通证券国际董事周凯进行独家对话,记录华通证券独具特色的香港券商科技转型发展之路。
大胆革新 带领持牌券商寻找突围之路
作为90后的年轻管理层周凯,在维港办公室里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与成稳。或许也正是年龄的优势,敢于大胆革新,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与科技红利,带领公司逆势寻找突围之路。
对话中,周凯表示自己毕业之后的从业经历,其实与大多数海外留学学金融归国工作者的经历相似。周凯说到,毕业后在传统金融机构工作时,正好遇到内地金融机构大量互联网化的时期。周凯在工作中看到金融机构全面转向互联网端口的获客的时代。当时周凯的工作主要是负责资产端的投资工作,然而除了投资的工作主业,周凯对前端金融科技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工作之余,周凯与很多技术员在一起,探讨前端技术平台交易与后台金融主业的适配性。就这样,周凯开启了自己金融+技术的行业从业之旅。
周凯:科技金融的核心是对金融业务的理解
周凯在对话中表示,那段工作经历让他深刻感受到,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业务转型趋势的背后,最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本身,而是对金融业务的理解,因为技术本质是为了提高金融机构展业效率。从金融业务出发,去构建整个金融机构技术系统,才是好的技术运用原点。这个就是金融行业互联网的本质所在,而一般程序员进入金融业做各类交易平台与端口,对金融业务的理解、资产风险的理解会有一定距离。
于是,带着对技术浓厚的兴趣,同时顺应金融行业互联网化时代到来,2017年,周凯义无反顾离开传统金融行业,创业成立了一家专注于服务金融行业技术服务公司。
敏锐的嗅觉和行业风口,加之周凯金融+技术组合的综合实践能力,周凯成立的金融业技术服务公司,在几年内就获得市场认可,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金融技术服务公司取得成功后,周凯发展的脚步并未停止。周凯说:“以前是做金融机构技术的服务方,也就是乙方,为什么不能直接参与到一家传统金融持牌金融机构里呢?”带着这个想法,2019年的一个契机,周凯进入国际金融市场。2021年,周凯加入华通证券,开始正式经营和管理一家持牌金融机构。
香港券业股票交易仍以传统形式进行
华通证券作为香港老牌券商,当时摆在周凯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去展业并获得客户。在展业时,从内地去香港的周凯,发现香港以及东南亚大部分券商在完成客户委托的股票交易业务时,仍然在使用电话、邮件等传统下单形式。这让习惯在内地对接工作中,看到各金融机构全面互联网化、拥有自己的交易结算系统APP等互联网系统与工具的周凯倍感意外。
2021年华通证券开启数字化转型
于是,要展业,展业工具必须与时俱进,周凯顺势把过往对金融行业服务的技术经验,顺势带到了华通证券。从2021年起,华通证券开启了一场自我技术革新之旅,开始自建华通证券APP交易系统。
周凯表示,那时他亲自带着内地技术团队,全身心参与到华通证券的数字化工作中,这个过程一走就是整整3年。3年期间,周凯带领公司从一个传统券商到拥有自己的交易APP等前端交易系统,这在香港中小券商里是少有的。然而在华通证券自我数字化过程,时代的机遇与敏锐的商业嗅觉,再一次在周凯带领华通证券团队中体现。
周凯表示,在港这几年与同业交流也不少,令他意外的是同业也有券商交易数字化的需求,能做数字化转型。“然而,在香港这个地方与内地不同,香港并不是一个技术人员扎堆且科技公司聚集的城市。因此这类服务公司与技术人员相对较少。”周凯补充道。
香港首个提出云服务概念券商
而周凯为华通证券搭建公司APP交易系统的技术团队以及自身是券商,对券商公司的十分了解的这一优势,在香港券业成为一种天然吸引力。那时周凯嗅到了巨大商业机会,并将华通证券自身数字化过程中的技术与经验,设计为可以复制化的定制性产品,即华通证券券商云。华通券商云是华通证券为证券业友商开发的一站式企业云服务解决方案,即帮助券商0基础、低投入获得行业所需全套IT系统,包括数字后台(客户订单管理)、中台(客户信息管理)、前台(客户端APP+H5)并提供配套清结算服务。
周凯表示,开发出上述同业服务的技术产品,在香港券商行业里华通证券算是首个,华通证券也是首个提出券商云概念的香港券商。据悉,目前华通证券是亚马逊云AWS唯一认可并上架服务的券商云服务供应商。
为香港证券公司提供数字化升级服务
周凯表示作为持牌券商,华通证券深刻理解监管需求以及行业痛点,以先进的技术储备、丰富的合规经验、成熟的服务团队帮助机构同行完成证券交易的数字化升级,打造自己的移动端交易平台与数字化客户信息管理系统。
对于该技术产品的市场需求,周凯在对话时给出了一组数据:“目前,香港1100家券商公司中,在营的有600家左右,有APP的不足50家。全球有3万家券商,在应用市场搜到有券商APP交易系统的不足300个。”
从上面这组数据不难看出,本想以技术革新自身交易系统华通证券,却在顺应时代发展大潮中,意外地发现了全球券商行业自身数字化升级的蓝海市场,周凯坦言:“我们的合作伙伴并不是头部券商、大型机构,而是像我们一样存在于市场中,数量更多的中小型券商和机构。因此,我们技术成本相对低,同时又最懂同业的优势,成为了我们最核心的竞争力。”
华通证券 券商数字升级服务已扩展到东南亚国家
2023年华通证券打通了数字化产品后业务后,公司营收也迎来了亮眼的成绩。对市场的敏锐觉察,对行业技术的深刻理解,让华通证券以技术出圈,获得同业认可。华通国际券商云产品服务,也顺势发展到除香港之外的东南亚、一带一路等国家的券商公司中。
然而让周凯更加意外的是,在帮助券商后证券交易的数字化升级后,华通国际券商云产品服务帮助华通证券拿到了更多持牌相关的金融业务,如即将为持牌券商提供成熟的接口,港股、美股、资管一站式清结算业务。
周凯称,他们以技术赋能为入口,与同业建立了联系与合作,而后面产生的相关牌照和资金端的业务,让华通证券可以和同业展开如毛细血管般的各项业务合作。在中小券商业中,华通证券突围式的走出一条独特发展道路。
独具科技属性的持牌香港券商
至此,经过几年的努力,华通证券从传统持牌券商业务,转型为数字金融技术服务商,业务覆盖TOB层面的企业端,如券商云Brokerage x Saas相关服务,包括券业APP、Web等客户端定制,港股、美股、中华通清解结算,以及金融业务数字化升级投资者关系管理IR通。在TOC端即传统券业持牌业务,包括股票经纪、财富顾问、资产管理、研报/咨询,双轨业务并行发展模式(如下图所示)。 换句话说,华通证券现在是一家独具科技属性的持牌香港券商。
众所周知,证券公司最核心业务为股票经纪和投行业务。然而在证券行业,头部券商几乎把上述券业核心业务的市场份额大部分吃净,中小券商只能在夹缝中生存。这样的券业生存环境,在香港与内地的证券公司行业惊人的相似。中小券商无论从资本实力、品牌影响力、各项综合实力,要想在股票经纪、投行业务获得规模性业务实为困难。若加上股票行情进入下行周期,中小券商发展更是进入进退两难之地。因此中小券商、各机构都会根据股东资源、自身发展定位、人才优势、产品优势等,以单一特色经营,在市场获得狭小生存空间。
华通证券走出的一条技术赋能同业科技发展之路,在整个券业是极为罕见的。然而这条少见的发展模式,或许是一个券商顺应时代科技发展不可逆浪潮下,窗口式的发展。打开华通证券官网,科技与金融两个关键词赫然屹立,华通证券似乎找到了时代浪潮下,最适合自身发展的定位路径。
未来向券商提供券商AI产品
对话结束时,周凯介绍到,公司目前技术产品仍在不断更新迭代,2023年是大模型的元年,从2023年始公司也顺势进入券商行业AI产品的研发、应用与测试阶段。未来华通证券将为同业提供更多适合证券公司发展的AI产品与技术。华通证券以科技赋能券业发展之路才刚刚开始。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