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十四五”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30家

发布时间:2025-09-15 16:29:31
阅读量: 155
9月11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静海区专场,会场上展示的一项项“静海成果”,让媒体直观感受到“十四五”期间,这片产业热土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过去五年,静海区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全区‘四上’企业超过2000家,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978.8亿元,健康产业、循环经济、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动能加快集聚。”静海区委书记殷学武介绍,作为全国焊管生产基地、全国五金制品出口基地、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之都、中国乐器产业基地,静海区民营经济正持续焕发新活力,经营主体达到10.94万户,5家企业入选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该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6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60家,高新技术企业530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6家,市级单项冠军企业12家。团泊科创园区纳入天开高教科创园,成为天津大健康产业“科创廊道”;协和留创园、大学科技园承载功能日益完善。
“十四五”期间,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走深走实,标志性北京重大项目协和天津基地落户静海,协和天津医院一期建成运营,协和天津校区、天津健康研究院、协和天津医院二期、天津医科大学新校区和国家中医医学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作为天津市唯一国家五金制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蔡公庄镇成为全球铜木管乐器核心供应基地,高端萨克斯、长笛产品在欧美中高端市场占有率均达到45%,15家企业成为市级国际自主品牌企业,外贸进出口额累计完成83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合作平台在子牙经开区揭牌。静海区副区长、子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杨晨光透露,作为该国际合作平台至关重要的实体载体,目前,园区内2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已经具备承接产业条件,预计明年还将启动规模约13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二期)扩建工作,建成集技术研发、孵化转化和产业化于一体的绿色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为后续产业集聚和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空间保障。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