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众多双向投资、双向奔赴的中外企业讲述着与各国携手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共创繁荣发展美好未来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投资”展区设有对外投资合作、海外综合服务、丝路海运三大专区,展示了中国企业在世界各地的投资合作成果和标志性项目,推动产供链国际合作。
中国鼓励企业“走出去”,在促进自身壮大的同时,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投洽会期间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922亿美元,比2023年增长8.4%,连续13年位列全球前三。
这一数据背后,有着金融机构的护航以及平台搭桥、机构牵线,共同推动中国对外投资合作行稳致远。
金融机构
护航对外投资合作
中国进出口银行紧密围绕共建“一带一路”融资需求,不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截至今年7月底, 其“一带一路”贷款覆盖130多个共建国家;中国信保持续强化稳外贸政策功能,2024年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合计904.0亿美元,同比增长19.3%……作为开展对外投资的重要主体,金融机构在助力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力量。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中国进出口银行积极发挥主力融资行作用,不断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出贡献。在“一带一路”国际投资合作交流活动上,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陈怀宇表示,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开展项目合作、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注重加强融智支持和能力建设,与共建国家交流发展理念、共享发展经验。
具体而言,一方面注重示范引领,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与“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如聚焦基础设施、经贸往来、产业投资等重点领域,着力支持示范效应显著的重大项目,助力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融资支持的匈塞铁路、印度尼西亚万隆高速公路等,有效提升区域运输效率和互联互通水平。
另一方面注重“鱼渔同授”,积极推动知识分享和能力建设。通过支持加纳和科特迪瓦等多个职业教育项目,帮助当地完善教育软硬件设施,培养储备专业技术人才;为相关发展中国家多次举办重点合作伙伴高级研修班,开展知识经验分享。
当前,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对外投资更需谨慎。对外投资专题发布会上发布的《RCEP国家贸易信用环境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区域内部分行业的信用风险值得关注,部分业务信用期限有延长,企业在适应高标准经贸规则、控本增效方面也面临挑战。
展望未来,作为上述报告的发布人,中国信保资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白立兴对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议企业积极主动在RCEP安排下谋划自身发展,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提升竞争力,优化业务布局;二是建议企业充分利用中国信保的“红绿灯”“导航仪”“报警器”“全球查”等数字化资信产品,加强信息收集研判,精准洞察市场;三是建议企业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与资信服务等政策性资源和工具,建立全流程信用风险管控体系,提升风险防控水平。
平台搭桥机构牵线
《202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在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企业5.2万家,其中,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设立境外企业1.9万家。
“从平台服务情况来看,当前‘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正呈现出集群化和全产业链‘走出去’的新特点,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生态联盟形式共同拓展国际市场。”深圳·前海出海e站通平台代表金孝洲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基于这一趋势,平台通过创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借助商协会联动与专业服务机构的力量,打造了“线上+线下”一站式平台服务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金孝洲谈到,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还面临如对境外政策、法律、市场环境不熟悉等挑战。他建议,未来企业在基础流程层面要关注境外投资备案、技术进出口备案等手续的办理进程;在市场对接层面要通过国内外展会、出海活动、商务考察与交流,增强精准匹配供需对接能力;在本地化支持层面要重视海外的政策支持、供应链配套及合规风险规避。
记者在现场采访到相关咨询服务机构的负责人,他们亦结合服务的中国企业分享了自己的洞察。
“本地化、合规问题、社会责任非常重要。”北京己任(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旭青表示,企业要重视自身的生产实力、业务能力和全球化管理能力,并对目的地国家(地区)做好前期调研,包括业务落地的选址,当地外商投资准入情况,以及税收成本、业务成本等方面。
“美国市场情况复杂多变,要充分了解当地消费市场的特点。”美国咨询公司Cerebral Assets总经理布莱恩·西格尔说,一方面,在亚马逊平台与在沃尔玛等商超销售产品的成本定价差别大,企业要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另一方面,要抓住消费高峰期,如母亲节、夏季假期、圣诞节等时间节点。
印度尼西亚Anagata Law Firm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力萨表示,印度尼西亚不同省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不同,中国企业要提前做好相关功课,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这对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至关重要。此外,还要对相关政策变化做好及时应对处理。
“进入拉美市场前,企业一定要充分了解当地的法律体系、会计准则以及税务要求。”墨西哥RRS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亚历桑德罗·里波尔表示,中国的创新类产品极具市场竞争力,这类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增强本地化售后服务能力,这将大大提升其品牌国际影响力。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