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具有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对于促进科技创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从风险保障到资金支持的全方位服务。近年来,中国人寿围绕科技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多样化需求,积极构建完善多样化专业性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丰富投资策略,统筹用好股权、债权等手段,有效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从保险资金运用方面看,保险资金是典型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目前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已达36万亿元。中国人寿一直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理念,通过创新产品服务方式和触达渠道,使保险资金能够精准对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融资需求,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从保险风险保障方面看,保险业通过各类科技保险产品,可以帮助科创企业转移分散风险,增强抗风险能力,有效缓解科技创新的后顾之忧。“十四五”期间,全行业累计提供科技活动保险风险保障超过10万亿元,首台(套)、首批次保险支持创新应用项目达到3600个。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中国人寿统筹运用保险资金投资与保险保障等方式,持续构建国寿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生态,可以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在科技投资方面,通过保险资金的股权投资、债权计划、资产证券化等多元化金融工具,精准滴灌集成电路、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中国人寿在科技金融的存量投资规模已超4700亿元,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大行业影响力和标杆作用的项目。比如,2023年出资118亿元,以S份额方式受让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权,实现政府引导扶持产业“从零到一”、市场化资金“从一到百”的投资接力,探索了险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新模式。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中国人寿持续深化探索,2024年出资50亿元以S份额方式投资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该基金投资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1300多家科技企业。
在科技保险方面,中国人寿着力构建科技活动全生命周期的保险产品服务体系,实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风险的全覆盖。目前已经拥有“首台(套)首批次”类、网络安全类、生命科学类、知识产权类、航天类及高新技术企业类等300多款科技保险产品。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人寿集团旗下财险公司为低能离子注入机、高性能碳纤维等重大技术装备、新材料以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提供保险保障金额近83万亿元,服务科技型企业超过10万家。
在国内首创为新药研发风险提供保障的全生命周期综合保险“药研保”,可有效覆盖临床试验审批、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审批三大关键环节风险,依托“第三方技术评估+共保体+再保险”创新运营模式,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研发失败的费用补偿,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注入“稳定剂”。成功推出全国首单“实验室一切险”,在行业首创实验室“保险+风险减量管理”的服务新模式,有效拓展传统产品应用场景和承保范围,覆盖试验活动从进入实验室前到试验完成后的全链条风险保障。截至目前,通过该产品已累计为天津市872间高校实验室提供风险保障2.32亿元。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