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完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发布时间:2023-10-09 17:36:38
来源: 人民日报
阅读量: 749

  作为典型应用场景,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基础设施要实现从有到多、从多到优,还需多方联动、持续完善

  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的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8天,接入平台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新能源汽车充电量达到3895万千瓦时,创历史新高。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辐射面积最大、服务车辆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截至6月底,近九成高速公路服务区覆盖充电基础设施。与此同时,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的布局不够完善、结构不够合理、服务不够均衡、运营不够规范等问题不容忽视,广大车主驾驶新能源汽车长途出行的体验仍有较大优化空间。

  究其原因,充电基础设施具有投资成本高、盈利能力弱、资本回收周期长等特点,加上有的服务区场地租金较高,或者位置偏远、运维成本高,导致一些企业投资意愿不高、后期维护不够。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拓展国家高速公路网充电基础设施覆盖广度,加密优化设施点位布局,强化关键节点充电网络连接能力。”作为典型应用场景,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基础设施要实现从有到多、从多到优,还需多方联动、持续完善。

  科学规划布局,优化服务体验。充电基础设施既有公共服务属性,又有商业利益诉求。为平衡好二者关系,相关部门有必要建立协同推进机制,科学规划设施点位布局。例如,充分运用充电热力图以及订单等信息,深挖大数据资源,分析用户需求,研判站点热度,解决好在哪建、建多少、怎么建等问题,提高维护投入产出比。在节假日充电需求猛增时,还可适度投放移动充电设施,增强充电网络韧性,优化服务体验。

  加强科技引领,提高运营效率。当前,快速充换电、大功率充电、智能有序充电等技术纷纷推出,一方面可以鼓励这些先进技术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尽快产业化落地,另一方面也可支持车企投资建设超充站,大幅提高运营效率,改善车主充电体验。此外,为促进充电基础设施投资多元化,相关部门还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各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建设运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充电服务市场。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一头紧贴群众出行充电需求,一头关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相信随着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持续完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将进一步构建,从而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释放,助力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与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