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九大以来,木垒县照壁山乡通过“党建+”发展模式,为富民强村开辟了新路子,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党建+公司”跑出“加速度”
为实现产业富民、壮大村集体经济,照壁山乡党委引导平顶山村建立“党总支+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利用平顶山村所有的劳动力、农业机械、运输车辆、工程车辆、农产品等现有的资源,于2020年11月成立木垒县众合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现有员工12人,参与农户355户。整合农户的农业机械28辆(台),运输车辆36辆,工程车辆21辆,特种车辆2辆。整合机动地5300亩,草场1.2万亩。实现“统一管理、统一派单、统一销售、分户生产”的运行模式,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促进农户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
“党建+经济林”念好“山水经”
照壁山乡北闸村党支部坚持将生态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自2020年开始,北闸村发动该村党员、群众在村内空地栽种果树、杏树等经济树林,通过党员认领树木,负责树木的浇灌、管护等,处处呈现出党支部是堡垒、党员当先锋、群众争先攀上的良好风气,成为生态保护、种树植绿的一个个堡垒先锋。据统计,北闸村2020年至今共完成620余棵经济树木种植,呈现了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逐年增长的良好态势。
“党建+合作社”鼓起“钱袋子”
照壁山乡党委依托产业合作社大力推进“社员变党员,党员变社员”,以“股”连心、连利、连责,建立了村集体与群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发展共同体。引导双湾村创办红星旅游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开展乡村旅游,提供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导游服务、土特产品开发经营、旅游餐饮、住宿,冰雪旅游开发等服务,增收400万元;引导南闸村成立农家兄弟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合作社社员120户296人,从事鹰嘴豆、黑鹰嘴豆、红心小麦、黑小麦等绿色产品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发展“订单式”产业,有效降低了农户“单打独斗”的市场风险。现已将“天山旱沃”品牌打造成昌吉州地标、绿色知名品牌。
村庄美、群众富的背后,是照壁山乡以党建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照壁山乡围绕“党建+”高质量发展,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发展优势,擘画出多彩多姿的乡村振兴美好图景。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