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生态本底 成都绘就“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新样本

发布时间:2022-06-01 11:16:42
来源: 中国网
作者:尤紫璇
阅读量: 17678

【编者按】

从“公园城市首提地”到“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近年来,成都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致力于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城市发展全过程,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聚力促进城市风貌与公园形态交织相融,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结合,踔厉奋发,不断推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取得更多实践成果,正努力答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时代答卷。

即日起,本网将推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系列报道,以期从山水相融、人城境业的维度,洞悉成都创新求变、高位谋变、开拓巨变的过程,全面展示成都在公园城市建设中的亮点、看点,展现公园城市建设成果给成都人民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以及幸福的美好新生活。

【生态之境】

厚植生态本底成都绘就“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新样本

青龙湖波光粼粼,桂溪生态公园花团锦簇,鹿溪智谷绿道春意盎然……在成都,公园城市的美好意境正与现实城市生活交相辉映。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成都将生态风光融入城市,推动龙泉山东翼加快发展,完善“一山连两翼”空间总体布局,保护生物多样性,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线,描绘出“花重锦官城”“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理想图景,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修复生态体系

夯实自然生态本底

成都地理环境优越,龙门山、龙泉山“两山”相望,岷江、沱江“两水”相依,绘就了优厚的生态本底。通过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巩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成都公园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将更加稳定、健康。

走进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锦悦西路56号的锦城公园,2400亩的园区空间,1000亩的水面,1400亩的绿地,让这里成为成都市环市区耀眼的六个湿地公园之一。因此,这里也是成都超大生态公园之一。公园内草木葱郁,湖水荡漾,园内建筑体现浓郁的川西民居风格,与自然生态浑然一体。走进锦城公园,仿佛走进森林,一天也逛不完!

而在锦城公园里,总用地面积158.7万平方米,湖区总水面66.9万平方米,以剑南大道和外环路十字分割,划为四个湖区水面的整体布局,也同样让人心旷神怡。湖区按“疏林草坡——悦动水岸”主题设计,包含停车场、防灾避险场所、管理用房、绿道及驿站等公共服务设施。沿着锦城湖沿湖景观绿道一路前行,与成都锦城公园有关的那些美好,基本上都可以尽收眼底。

如今在成都,比比皆是的城市公园、生态绿地,都是缘起于成都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新时代的生态观为根底,加快推进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手笔。

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锦水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诗仙李白笔下的美妙诗句,生动地描绘了历史悠久之城成都的生态文化底蕴。

如今的龙泉山,已从城市边缘演变成一座超大的城市森林公园,每年将释放23万吨氧气、吸走31万吨二氧化碳,给每名市民新增至少10平方米的森林绿地,由“生态屏障”变为“城市绿心”,吸引市民游客纷至沓来。为了让“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千年盛景成为常态,成都以PM2.5和臭氧协同减排为主线,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去年取得299个空气质量优良天,为近10年来最好水平。

“下一步,成都将夯实龙门山生态屏障功能和龙泉山“城市绿心”功能,加强森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建设美丽河湖,推进岷江、沱江水系综合治理,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加强清淤疏浚,打造水清、天蓝、土净、无废的美丽蓉城。”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保护生物多样性

促进人与自然共生

如今,成都市鸟类1963222530种,占全国鸟类总数32.7%类总做65.26%由国特有鸟类18 种、国家重点保护叫生基110肿。

成都市两栖动物2目,科属33种,占全国两栖动物总数6.41%,占四川两栖动物3056%,国家II级重点保护两栖动物有大鲵等4种。

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是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分布有约占大熊猫国家公园85%的陆生野生动物种类和90%的种子植物种类。常年活动有野生大熊猫73只,占全国野生大熊猫总数的4%。

成都市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成都市现有高等植物3门233 科1412属5种,占全国高等植物总种数14.32%,占四川省高等植物总种数40.06%。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共74种……

这一组数据足以说明近年来成都在公园城市建设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的成果与成绩。而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如今,成都生物资源丰富,落差高达5005米的东西地势,形成了成都上有冰斗湖,下有三岔湖,更有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为核心的众多丘区景观。4459种高等植物、700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43万亩湿地、516种鸟类……一个个数据直观讲述着成都公园城市的“多样性”。

通过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守护动物栖息家园,完善中小型栖息地和生物迁徙廊道系统,实施大熊猫栖息地修复重点工程,建立大熊猫生态廊道,有序推进居民和矿权退出,建设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基地等举措,使得近年来成都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得到持续提升。

擦亮天际线轮廓线

打造雪山视域廊道

在成都,看到5000米级别的雪山,可谓是家常便饭。蓝天与城市作伴,雪山与公园同框,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是全体成都市民的愿望,也是生态文明的要求。亘古不变的雪山,见证了成都从眺望雪山的城市,正逐步变身为“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位于北纬30度的成都,西域高山囊括连绵起伏自然带,宜人气候哺育包容万千物种,遥见的雪山是绿色植被簇拥的雪山,与生命共存的雪山,城市与雪山相互映衬,释放着城市文明与壮阔自然相生相伴的灵气。雪山下的公园城市,书写着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壮丽美景。

作为全球唯一能够遥望5000米以上雪山的千万级人口城市,“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的背后,是成都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久久为功所带来的生态改善,而科技手段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成都大气环境治理领域的特色经验。

如今,成都看雪山的最佳点位是龙泉山,因为这里平均海拔比成都平原高出五六百米,是成都的天然观景台,白天可遥望皑皑雪山,夜晚可欣赏璨然灯火。

据了解,成都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成都市城市景观风貌保护条例》,对重点地区划定建筑高度控制线,确定建筑后退距离,塑造良好的天际轮廓线和观山视域廊道,特别是西望雪山的视域廊道,呈现出杜甫笔下“窗含西岭干秋雪”美景。

现在,成都人可在社区绿道感受回家路上的生活美学、在公园绿道上奔跑燃烧释放卡路里、在锦江泛舟夜游、在清晨和傍晚欣赏绚烂彩霞、在城市感受蓝天碧水的美好……

全球最长的绿道体系,是成都的绿色动脉,串联起了自然空间、森林空间、郊野公园、公共绿地等多级城市生态体系,正推动成都形成了“绿网千园”的生态格局。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大战略”变成了每个市民可感可及的“小确幸”,骑行、观鸟、跑步、作画、拍摄、喝茶、阅读……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让城市更美丽、让生活更美好。

未来,依托龙门山、龙泉山“两山”和岷江、沱江“两水”生态骨架,完善“一山连两翼”空间总体布局,描绘“绿满蓉城、水润天府”图景。可以预见,至2025年,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将呈现出一副“望山观水、透风见绿、簇群错落”的高品质城市空间新格局。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