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中铁二十二局集团工人铺装完成京杭大运河沧州段代家园码头,至此,京杭大运河沧州段生态廊道11个码头全部建成,为大运河沧州城区段恢复通航奠定基础,标志着京杭大运河生态廊道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作为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京杭大运河起自北京通州,南至浙江杭州,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由于1855年黄河改道,造成河道淤积等原因,只有山东济宁以南到杭州可通航,济宁以北至京津河道自20世纪70年代完全断航。
近年来,国家提出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沿线各地大力加强河道整治,建设生态廊道,并以此带动旅游文化事业发展。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项目经理秦永胜介绍,京杭大运河沧州段长253公里,在大运河流经的20个城市中里程最长。20世纪70年代以后,沧州段运河已经没有了航运能力,主要作为南水北调、引黄入津的水道,沿岸基础设施非常落后。
沧州大运河生态廊道项目主要对沧州市渤海路至解放路东西两岸、解放路至黄河路东岸进行文化战略生态修复与通航建设,是一项融绿化景观、生态功能、体育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生态走廊系统工程。其与去年完成的沧州大运河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及生态修复提升改造项目——中心城区运河双侧堤顶路,共同构成沧州大运河“一线多珠”的特色文化旅游格局。
沧州大运河生态廊道项目共有11个码头,中铁二十二局集团项目部负责其中的5个。项目部总工程师邢旭亮介绍,为了做好运河生态廊道绿化,他们制定了专项方案,聘请专家精心指导,适地适树、因地制宜。技术人员在充分考虑环渤海植物群落的运用基础上,细化层次,精心选择,多种搭配,不仅营造了立体丰富的绿化景观,还利用不同植物根系加强防护,减少岸坡水土流失。另外,他们根据运河沿岸不同的景点特征、空间格局和季相变化等,选择不同的骨干植物来烘托主题。据统计,项目部选用的基调树种、骨干树种、主要灌木等达上百种。
项目部依托运河文化,在设计建设中注重保护传承,将新建码头与大运河文化带相融合,重现古代大运河沧州段的繁荣景象。大部分码头设计都沿着原码头位置修建,码头名称均沿用千年,保留了厚重历史感。
据悉,京杭大运河沧州段全线码头开通后,将实现船只通航,游客可乘船游览13.7公里的城区段。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