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共同发布 “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

发布时间:2023-11-28 10:13:05
来源: 经济参考报
阅读量: 320

  日前,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消息,川渝两地近日联合出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统筹“六江”(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涪江、沱江)生态廊道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提升川渝两地跨区域、跨流域协同治理能力,共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据介绍,“六江”生态廊道建设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的工作任务,是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具体行动。“规划”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从生态共保、共建、共享三个方面,统筹成渝地区“六江”生态廊道建设,提出“将‘六江’建设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点保护带、长江上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带、巴山蜀水生态人文魅力展示带”的总体目标,为“六江”生态廊道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和空间指引,助推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迈上更高台阶。

  “规划”以“六江”干流、水陆交界带为核心,以流域生态安全屏障区、生态敏感脆弱区、生态问题集中分布区为重点,统筹部署和实施“1+7”个生态保护修复行动计划和21项重点工程。其中,为强化川渝毗邻地区跨区域生态保护修复,谋划了“川渝毗邻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行动计划”,包括长江干流、嘉陵江干流、涪江干流3项川渝毗邻地区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打造全国跨区域生态廊道共建示范样板。

  根据“规划”目标,到2030年,成渝两地生态环境管控要求及生态修复标准初步统一,区域协作机制更加完善,精细化治理能力显著增强,生态安全屏障不断巩固,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达标率≥90%,国控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的比例达96%,跨界河流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稳中向好,重要湖库和支流水生态明显改善,“六江”生态廊道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完成森林质量提升1609平方公里;新增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2007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提高1%;开展土地综合整治1197平方公里,完成国家下达的耕地保有量任务;维持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减少,保护生物栖息地面积2722平方公里,实现长江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提升5%。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