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297.2亿件,同比增长14.3%。“双11”当天,共揽收快递包裹6.39亿件,是平日业务量的1.87倍,同比增长15.76%。快递越来越多,运行却更加平稳,服务更具时效。从最初的快递爆仓到如今的分秒级送达,充分印证了快递企业从传统物流向现代数字物流的嬗变。
变化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快递企业不断加强与电商平台的信息对接,如使用错峰付款、错峰发货等方式,有效解决了快递爆仓的压力;另一方面,快递企业在场地、车辆、分拣设备等方面扩容升级的同时,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提高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水平,极大提升了运转效率。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措施,支持推动物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物流运行继续稳定向好。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数字技术加速向各领域渗透,快递业实现飞速发展:从2013年至今,我国快递业已从过去的“年均百亿件”增至现在的“月均百亿件”,且业务量还在持续刷新纪录。
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新型智慧装备的广泛应用,各快递企业在仓储、运输、分拣和配送等环节使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通过仓储前置规划、库存分解、线路优化等措施,实现了业务的差异化,且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盈利能力。
数字化不仅是提高快递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手段,更是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需求、保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快递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将会在规模效应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竞争优势,释放更多产能,这是比服务、拼价值的必然要求,也是快递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意义所在。
不过,对于快递企业来说,抓住数字化机遇、实现转型升级绝非易事。为此,企业要主动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数据产生、数据治理、数据分析能力,不仅将数字化推广到业务全流程,还要融入财务、人力等管理环节,力争搭上智慧快车实现更好发展。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