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为贯彻落实《“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省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精神,西部陆海新通道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在第四届中国西部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等6个国家部委,国铁集团、招商局集团、中远海运集团、中国物流集团等4家央企,西部12省(区、市)、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市、湖南省怀化市的代表出席会议。
会上,对《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与东盟国家合作行动方案(2022-2025)》《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方案》《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2022年重点项目清单》三项材料的审议成为媒体关注焦点。
沿线省区市与东盟贸易有了新目标
据悉,《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与东盟国家合作行动方案(2022-2025)》涵盖九大方面。
一是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经济、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连接中国西部与东盟国家,涵盖多种运输方式的现代化国际物流大通道。海铁联运集装箱运量达到50万标箱,跨境铁路班列达到2000列,国际道路货运车辆通行量稳步增加,面向东盟国家的国际客货运航班数量增长一倍,带动沿线省区市与东盟贸易总额达到1800亿美元。
二是提高通道互联互通水平,促进与东盟物流运输合作。创新多式联运服务规则,促进跨境运输标准互认,完善班列协同运营组织模式,共建海外分拨配送网络,协同开展冷链物流运输合作。
三是加强通道贸易便利化,促进与东盟贸易创新发展。制定面向东盟国家的优惠关税对比清单,协调布局以东盟产品为主的商品集散交易中心,合作设立东盟边贸商品展销中心,拓展与东盟“丝路电商”合作模式,推动沿线通关一体化和便利化合作。
四是深化与东盟开放合作,促进通道产业链融合发展。研究制定西部陆海新通道开放发展指数,建立健全通道“产业链图谱”,推动成立跨境重点产业合作联盟,创新通道产业园区合作机制。
五是促进与东盟资金融通,增强金融服务通道能力。推动面向东盟的跨境金融创新,联合开发通道特色专业保险产品,拓展多样化资金支持渠道和工具,组建通道金融服务联盟。
六是推动与东盟数据信息交换,提高通道数字化水平。提高物流信息联通水平,应用电子放货平台、多式联运提单及冷链集装箱物联网,加快建设公共信息平台,共建共享共用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
七是强化沿线贸易投资促进,共建对东盟开放合作平台。推动在东盟统筹布局投资促进机构,联合打造通道特色商品和服务展销会,促进各类平台展会资源共享。
八是加强人文科技合作,促进对东盟合作可持续发展。组建通道文化旅游联盟,共建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立创新人才共享机制,共建绿色新通道。
九是保障措施。下一步,以“一带一路”为引领,将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地推动陆海新通道建设,促进陆海新通道更好连通“一带”与“一路”,为沿线省(区、市)开放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出更大贡献。依托陆海新通道深化与东盟更高质量的贸易投资与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打造面向未来、惠及中国与东盟的陆海联动经济走廊。
共建跨区域(跨境)综合服务平台
《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方案》是按照《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要求,以及西部12省(区、市)、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市《关于合作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框架协议》约定内容,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规则、统一运作”原则制定。目前,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由广西、重庆、贵州、甘肃、宁夏、新疆等6省(区、市)8股东合资共建,并在贵州、甘肃、重庆、宁夏、新疆、湛江、湖南等地设立7个区域运营公司,在老挝成立第一个海外公司,按照“三统一”的原则,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局面。
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是沿线省(区、市)政府合作共建的陆海新通道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统一指导下,统筹各区域公司对接铁路、公路、海运、航空等各类资源,建设境内外服务网络,统筹运营通道综合服务,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创新规则体系,服务促进国内国际区域经济发展。陆海新通道各区域运营平台公司是沿线省(区、市)政府合作共建陆海新通道组建的区域运营平台,在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统筹组织下,负责本区域服务及运营,构建当地网络服务体系,服务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
方案规划到2025年,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整合资源和综合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超50亿元,争创5A级物流企业和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等,成为面向内陆、融通全球的跨区域(跨境)综合服务平台。
记者注意到《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2022年重点项目清单》由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以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名义向沿线省(区、市)收集,涉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建设、通关便利化、运输组织、金融服务、制度创新、人才保障等多个重点领域。
据悉,经过此次审议后,上述方案和清单将很快敲定正式印发。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