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对2021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扩大内需等有关重大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励。其中,重庆市渝中区两项工作榜上有名。
入选通报中“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文化和旅游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消费质量水平高”的地方名单,从一定程度上彰显出渝中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真才实干”。紧抓重庆获批西部唯一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机遇,渝中区以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示范区为目标,持续健全工作机制,打表推进重点任务,优化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开放环境、政商环境等“五个环境”,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整合资源先行先试激发市场活力
在刚过去的端午假期,重庆全市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超520万人次。作为重庆“母城”,渝中区热门景点搜索量激增,显示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展示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疫情之下,如何帮助文旅企业获取客源流量是一直是困扰地方的难题。渝中区积极整合银行资源,以金融力量支持文旅产业恢复发展。去年11月,重庆首家“文旅特色支行”正式亮相,致力于以特色、专业的金融服务打造全市文旅企业交流平台、文旅资源共享平台、文旅网点展示平台和文旅金融人才培养平台。
重庆银行文旅特色支行负责人介绍,在“文旅+金融”上先试先行,重庆银行一方面与渝中区政府试点联合推出“文旅贷”,为文旅体等相关企业提供最高授信金额1000万元的贷款支持。另一方面,创新试水非遗“金山红茶叶”联名款等文旅产品、参与重庆市渝中区文创大赛等系列文旅特色活动,通过提供免费旅游、打造沉浸式体验、开展直播等为文旅企业造势引流。截止目前,重庆银行支持文旅行业金额超120亿元、企业超1500户。
除了在文旅领域下足功夫,渝中区还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实现企业“一照通行”;在全市率先开展市场主体集群注册登记模式,建成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基地等11个集群注册园区;创新金融要素供给,成立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贷续贷中心,缓解轻资产企业融资难题……通过加大行政权力“瘦身”,打通市场化梗阻,为市场主体充分松绑,重庆服务业扩大开放有序推进,市场活力持续迸发。
专业化便利化服务增强法治保障
良好的法治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渝中区将工作靶心瞄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为市场主体参与生产经营提供专业法治支撑。
为此,“渝中区诉调对接·速裁中心”成立,以“人民法院老马工作室”为牵引,建设保险、卫生等15个诉调对接平台,法官点对点辐射全区11条街道、79个社区,开展就地调解、巡回审理和普法宣传。数据显示,2021年,诉调对接·速裁中心累计化解纠纷超7800件。
与此同时,渝中区还建设速裁快审中心,设立19个专业团队;搭建涉外法律服务机构与涉外企业信息交流平台,打造索通、西联等6家首批“全市涉外法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法律咨询服务。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渝中区推进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审合一”改革试点,建成全市首个知识产权综合保护联系点;挂牌成立全市首家知识产权保护法官工作室;落地全市首个“知识产权保护检察官办公室”,向企业提供申诉、控告、查询等知识产权司法服务。
此外,渝中区人民法院还通过建设“云上共享法庭”,配置诉讼风险评估机和智能诉状生成机,开设智能法律问答系统和自助查询系统,建设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区,上线“云端小马”等一系列举措,推动法律服务便利化。
渝中区人民法院相关工作人员带领记者参观“云端小马”管理后台时介绍,企业和个人使用“云端小马”微信小程序就可以联系法官、咨询查询、预约调解、办理诉讼等,真正实现“不见面”服务。后台对留言会做到24小时内给予回复。
探索新市场新零售提质国际消费
国际化反映了营商环境的综合质量,是扩大开放、打造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体现。3月才正式开门迎客的西部首个核心商圈保税展示交易中心——陆海新通道国际消费中心,无疑是重庆“国际范”的最佳写照之一。
据了解,陆海新通道国际消费中心采取“国家馆+专业馆”的方式,首期引入7个国家馆和4个专业馆,集聚新加坡陆升瓷器全国首个零售体验店、德国舒纳屋色彩生活美学中心全国首店、澳洲首进中国品牌运营商澳可唯全国首店等一批全国、重庆首店,涵盖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白俄罗斯等23个国家,首进中国单品上百个,销售商品上万种。
谈及选择入住陆海新通道国际消费中心的原因,澳可唯相关负责人王西贝表示,渝中区不仅是重庆的中央商务区,还是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核心承载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先行示范区和自贸试验区,具有“四区叠加”的优势,外资、外贸等开放资源丰富,“赋予我们入驻商家保税展销、离境退税等政策优惠,无论是对降低经营成本,还是对店铺以后发展都十分有利”。
与刚开业的时候不同,记者注意到,陆海新通道国际消费中心新设“陆海优品”板块,货架上摆满了番茄块、鲜枸杞和葡萄酒等。
重庆环球购物中心总经理高瑜介绍,这些优质特色商品来自西部陆海新通道“13+1”布局的省区市,是陆海新通道国际消费中心不断扩大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打造“世界超市”消费生态,以及渝中区深度融入陆海新通道建设的体现。下一步,将探索保税+实体零售新模式,完善重庆进口商品保税展销中心的功能。同时,计划做国家主题活动月,打造“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体验中心,助力解放碑—朝天门世界知名商圈和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2月,世界银行发布新营商环境评估体系。由“营商环境”到“宜商环境”的评估变化,反映出优化营商环境的高标准趋势。对此,重庆市渝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解析新营商环境评估体系内容,对照指标,细化任务,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把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落实到企业家的心坎里,努力做到政企沟通“零距离”、政策落实“零障碍”、解决问题“零等待”,持续推动宜商环境建设。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