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强省”纵深推进 商务发展再上台阶 ——“十四五”时期福建商务砥砺奋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10-16 13:26:19
来源: 国际商报
阅读量: 287

“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福建商务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大商务、大招商、大流通、大开放、大口岸、大会展、大合作”工作格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推动消费、外贸、引资、开放等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发展,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第三届福品博览会

消费大省扩容提质:

市场活力迸发,引擎动能强劲

“十四五”期间,福建省将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持续打响“全闽乐购”品牌,连续推出促消费系列政策,培育新型消费,优化商业体系,推动消费市场持续恢复、扩容提质。五年来,消费“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为全省经济稳中向好提供了坚实支撑。

乐购品牌响,福品名片亮。以“全闽乐购”品牌为总揽,全方位激发消费热情。自2020年起,系统性地组织扩消费八大行动、消费促进年十大行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及“购在中国”系列活动,形成政银企协多方联动格局。每年举办“全闽乐购”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约万场,积极营造“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场景”的浓厚消费氛围,点燃了全民消费热情。大力实施“福品”推广战略,打造消费新名片,持续做优福茶、福酒、闽菜等公共品牌,夯实高品质消费品供给。2020年以来,新认定“福建老字号”139家,有15家品牌荣获商务部“中华老字号”称号。支持打造“福品展示中心”,连续推动举办三届福品博览会,积极组织“闽货华夏行”“福品销全球”等系列推广活动,有力推动“福品卖全球、全球买闽货”格局形成。

新型消费旺,服务消费热。紧抓消费新趋势,大力发展数字消费、首发经济等新型消费,为激活内需注入新动能。成功打造并举办四届“中国电商主播大赛”,累计吸引超1.75万名选手参赛,实现直播带货额超114亿元,服务产业带34条,该赛事已跃升为直播电商领域的国家级标杆平台。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出台专项政策,2021年以来共引进知名品牌首店超700家。拓展入境消费,扩大离境退税门店规模,全省退税备案商店达253家,“即买即退”便利服务覆盖155家。精心打造“美好生活嘉年华”“福建有口福”“一路山海一路歌”等系列服务消费IP,促进商旅文体健深度融合。实施新闽菜创新发展三年行动,弘扬“山海融合·敢为天下鲜”新闽菜特色,培育三批超500家闽菜馆,支持福州、泉州创建“世界美食之都”,塔斯汀、华莱士等本土餐饮品牌发展壮大,“米其林”“黑珍珠”“金梧桐”等美食榜单接连突破。

县域商业兴,乡村活力增。认真实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大力培育市场主体,丰富农村消费市场,健全农村商品流通网络,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上行双向渠道。2022年以来,累计争取中央资金4.7亿元,支持46个县(区)建设了245个县域商业体系项目,涵盖商业网点、物流网络、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绝大多数项目已投入使用。商业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提升,全省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已从2021年覆盖率分别为84%、41.5%、74%,发展到2024年底的全覆盖。数据显示: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从2021年的2804.7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791.09亿元,增幅达35.2%;农村网络零售额自2022年起稳居全国第3位;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从2021年的357.1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638.1亿元,增长78.7%,排名升至全国第4位。

市场扩容快,流通提效显。在市场扩容上,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的1.9万亿元攀升至2024年的近2.5万亿元,年均增长6.3%,增速高于全国,总量升至全国第8位,并以全国第14位的人口规模支撑起人均社零额全国第4位的领先地位。在消费提质上,新型消费蓬勃发展,即时零售稳居全国第一梯队,网络零售额、农村网络零售额分别稳居全国第6、第3位。在福品焕新上,构建福品推广体系,推动“老字号+新国潮”双轮驱动,创办福品博览会,推动泉州莆田鞋服、德化陶瓷等畅销全球;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投入超120亿元资金,带动销售超千亿元,并将补贴范围精准扩围至本省特色优势产品。在流通提效上,福州、厦门入选国家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泉州、龙岩等4市开展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11个县区跻身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三坊七巷、厦门中山路荣获全国示范步行街,县乡村商贸服务网络日益健全。

2025中国福州国际招商月启动仪式暨“万商云集有福之州”全球招商大会

外贸强省活力彰显:

结构优化升级,开放动能集聚

“十四五”时期,福建省积极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实施“福品销全球”等专项行动,全力稳主体、拓市场、优结构、增动能。在多重挑战下,全省外贸展现出强劲韧性和活力,实现规模进位、质量提升,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市场多元开拓,结构持续优化。通过实施“福品销全球”等系列活动,在巩固欧美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一带一路”、东盟、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累计支持近1万家次企业参加各类展会超800场,贸易网络遍及全球。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东盟、拉美和非洲出口年均增速分别达10.7%、11.7%、15.7%和8.0%,与菲律宾、秘鲁等11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规模位居全国前三。出口结构不断升级,机电产品占比从2020年37.8%提升至2024年的43.1%,锂电池、鞋靴、水产品等出口占全国份额分别达27.4%、23.6%和33.3%,彰显“福建制造”全球影响力。

新业态育动能,通道优势凸显。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已成为全国三大跨境电商货源地之一,海外物流智慧平台面积占全国约1/10。全省实现跨境电商综试区全覆盖,2024年跨境电商出口跻身全国四强,市场采购、易货贸易出口规模位列全国第三,新业态贡献近两成出口。依托对台区位优势,构建“内陆—福建—台湾—全球”物流新通道,福州、平潭、厦门形成对台跨境电商枢纽,全国约九成对台跨境电商货物经福建集运。

金融创新赋能,主体发展壮大。三项“全国首创”金融举措优化外贸环境,首创“单一窗口+小微信保”,为近2.5万家次小微出口企业提供“免申即享”投保服务;首创外汇避险措施,惠及近3700家企业,其中小微企业占八成;首创金融机构外贸激励政策,推动设立专项信贷,“十四五”期间发放外贸贷款4640亿元。实施“助力万企成长”行动,全省外贸主体超3.2万家,较2020年净增6500多家,民营企业贡献全省七成出口和超九成增量,成为外贸中坚力量。

规模进位提质,开放能级跃升。外贸实现量质齐升,过去四年货物进出口年均增长9.1%,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2024年进出口规模近2万亿元,出口稳居全国第6位,进口升至第7位;服务贸易较2020年增长62%,规模保持全国第8位。东盟连续8年成为福建最大贸易伙伴,对全球市场拓展成效显著。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业态持续突破,全省外向型经济呈现结构更优、主体更强、通道更畅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第二十五届投洽会“福建馆”

引资大省势头强劲:

强统筹优服务,招商质效提升

“十四五”以来,福建省牢固树立“大招商”理念,完善工作机制,打造“投资福建”品牌,推动新质生产力在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通过优化服务、搭建平台、深化合作,一批重大外资项目成功落地,为全省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优化环境强服务,提升外资吸引力。持续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先后出台《福建省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若干措施》《福建省稳外资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并充分发挥“四通四到”、外资企业圆桌会议、“清单+首席服务官”、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协调等机制作用,累计帮助企业解决400多项问题,着力构建“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的外商投资环境。在此带动下,“十四五”前四年全省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及利润再投资金额均已超越“十三五”整体水平。外资企业以不足全省企业总数2%的占比,贡献了约1/5的进出口额和税收,其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增加值、销售产值占比均约1/5,凸显其重要经济地位。

统筹协调建体系,强化招引促落地。加强招商顶层设计,推进内外资一体化招商,推动“双招双引”高质量发展。2023年成立省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同年5月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2024年1月省商务厅正式加挂省招商局牌子,6个地市商务局加挂市招商局牌子,并聘任首批20名省招商顾问,构建部门协同、省市县联动的“一盘棋”招商工作格局。持续打造“投资福建”品牌,推动科学、精准、规范、有效招商,2023年、2024年全省重大活动集中签约重点项目分别达195个、246个,2024年至今年上半年,新引进落地计划投资额10亿元以上项目182个、总投资3472.2亿元,省外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来闽投资项目50个。

高端平台树品牌,深化合作拓渠道。积极发挥投洽会作为“投资中国”标志性展会的作用,推动其恢复“一年一办”,并开辟金融资本招商新领域。2025年9月8日,习近平主席向第二十五届投洽会致贺信,肯定其在“扩大双向投资 共促全球发展”和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持续扩大“投资福建”品牌影响力,通过举办全国及全球招商活动、建立异地商会常态化对接机制、大力推动闽商回归等方式拓展引资渠道,促成中沙古雷乙烯等一批重大产业外资项目落地,不断提升福建在全球投资网络中的显示度与开放性。

精细服务增信心,稳定存量促再投。通过建立外资“双百”项目清单(百个重点促到资和百个重点在谈项目),常态化举办外资企业圆桌会议,落实“清单+首席服务官”等机制,坚定企业在闽发展信心。其中“服务保障中沙石化福建乙烯项目”做法被收录为“全国重点外资项目落地攻坚行动典型案例”。在良好服务带动下,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再投资意愿显著增强,利润再投资占比从2020年的15%提升至2024年的24.4%。过去四年全省累计新设外资企业1.3万家,实际使用外资173.3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占比由39.1%提升至47.1%,新设台企户数和实际使用台资连续三年居大陆首位。今年1—9月,全省实际使用外资预计约25亿美元,同比增长超15%,持续保持良好态势。

开放强省能级跃升:

平台迭代创新,闽企扬帆出海

福建省充分发挥多区叠加优势,推动开发区创新提升,加快建设高水平开放平台,稳步推进“闽企出海”,畅通国际物流通道。五年来,全省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加快形成,为服务国家开放大局贡献了福建力量。

创新引领筑平台,体系完善强功能。创新升级开放平台,成功推动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获批建设,打造“一带一路”产业合作亮丽名片。持续健全开发区管理制度体系,出台首部《福建省开发区管理办法》,制定统计调查制度,出台《关于加快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开展综合发展考核评价、编制总体发展规划。稳步推进设立调整,推动新设闽清经济开发区,指导新设厦门海洋高新区、宁德柘荣高新区,实现省级以上高新区设区市全覆盖,推动厦门象屿综保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综保区再优化,成为全国率先实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全部转型为综合保税区的省份之一。推进全省开发区整合提升,26家省级以上开发区整合托管周边73个省级以下工业园区。充分发挥载体功能,编制招商指南,推动重点产业向开发区集聚,全省83个县域19条重点产业链均落地省级以上开发区。2025年考评数据显示,96家省级以上开发区贡献了全省约71%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67%的实际使用外资和64%的外贸进出口额,已成为产业集聚度高、带动力强的开放主阵地。

闽企出海拓市场,全球布局展作为。稳妥有序推动企业“走出去”,全力打造“福建投资”品牌。2021年至2025年8月,全省累计备案对外投资企业1175家,实际投资额126.5亿美元,分布在87个国家和地区。本土跨国企业加速崛起,宁德时代、紫金矿业、福耀玻璃等企业在全球布局成效显著。境外园区建设破局见效,中印尼“两国双园”加快建设,福建企业投资建设境外产业园区超40个。服务对外援助成果丰硕,累计承办援外培训项目超200个,菌草技术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落地。

通道建设提效能,口岸升级优环境。持续构建双循环重要通道,获批240小时全域过境免签政策,“丝路海运”航线从70条增至148条,“丝路飞翔”航线从44条增至73条。口岸扩大开放成效显著,福州罗源湾港区、黄岐港区等项目获国务院批准或通过国家验收。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广“提前申报”“船边直提”等便利化措施,深化闽赣两省口岸合作,2024年闽赣海铁联运集装箱运量比2020年增长近2倍。智慧口岸建设扎实推进,厦门、福州获批国家智慧口岸试点,实现港区生产全流程智能化。

领域拓宽层次深,制度创新促开放。福州、厦门成功获批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福州获批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服务贸易试点示范多点开花,厦门自贸片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蝉联首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功能区类第一名。福建自贸试验区列入全国首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试点,2021年以来新推出创新举措4批167项,其中全国首创93项,精心打造32个创新发展平台,航空维修、燕窝进口加工规模稳居全国首位。

展望未来,福建商务系统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科学谋划“十五五”专项规划,聚焦消费扩容、外贸提质、引资增效与高水平开放。通过促消费专项行动、深化“福品销全球”、健全“闽企出海”服务体系、优化招商引资、推进开发区与口岸建设等务实举措,全力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注入新动能。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