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正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5-09-03 17:04:32
来源: 海外网
阅读量: 221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从水陆两栖灭火大飞机拿到市场“准入证”到首个人形机器人训练场落地运营……如今的中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正以积极的态势深度融合,将实验室里技术突破转化为赋能实体经济的“硬实力”,在多个领域写下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
在铁路运维领域,这种融合成效尤为显著。曾经依赖人工巡检,面临效率低、覆盖范围有限等难题的铁路养护场景,如今已被智能机器人组成的“机械军团”重塑,巡视、排查、定位、整修一气呵成。据悉,今年暑运期间,高铁智能运维技术开始投入实战:电力机器人能在2分钟内实现闪电排障,高铁机器人30分钟可完成车底CT扫描,为我国构建“全自主、全地形”智能运维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这一融合成果不仅改变了国内铁路运维模式,更获得国际认可。俄罗斯主流媒体“今日俄罗斯”曾专门转发中国铁路运维机器人的作业视频,夸赞“中国技术领先,仿佛生活在2035年”。
在农业领域,无人机技术与农业生产需求相结合,为现代农业发展插上腾飞翅膀。在盛产脐橙的湖北省秭归县,用农业无人机洒农药、吊运脐橙成了当地果农的常规操作。据了解,单台无人机能将85公斤脐橙从集中收货点吊起,运送到距离300米之外的指定地点,再返回收货点,用时不到50秒。而在过去,人工运输一趟需要40分钟左右。当前,无人机还广泛运用到物流配送等多个领域,持续释放科技赋能产业的乘数效应。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报道称,中国无人机正在引领未来。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认为,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产业创新则为科技创新提供广阔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两者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还能够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北京经济运行研究会副会长田云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网采访时表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可以保障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固,也为本土企业向全球高端产业进军提供了机会和途径;此外,还有利于创造大量高附加值就业岗位,为持续培养高端科技研发人才和各门类技术工程师提供了平台,保证了未来人才梯队培养不会断代。 “应当看到,我国技术成果转移的通道及其配套的各类服务支持体系还不甚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还相对偏低,很多中小民营企业希望能够获得更有效的技术服务支撑。建议放宽体制内科技研究机构和重要研发人员在成果转化方面的限制,采取更加包容的鼓励政策。”田云认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江宁从系统发展的角度提出建议,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必须以系统思维擘画顶层设计,以全局视野优化资源配置。一方面要突出企业主体,提升产业承接能力;另一方面则要夯实人才基础,优化创新发展生态。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