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届金交会勾勒大湾区产业升级路线图

发布时间:2025-06-26 14:35:13
来源: 广州日报
阅读量: 617

      6月26日,为期三天的第14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简称“金交会”)在广州开幕。以“金融聚力扩内需 驱动产业新格局”为主题,本届展会聚焦政策落地、产业联动、数字转型、开放合作、文化赋能等内容,将以超2万平方米展览规模、8大特色展区、20余场专项活动,集中展示粤港澳大湾区最新的金融创新发展成果,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万亿级金融“活水”。

  五大平台揭牌 构建金融服务产业新基建

  金交会启动仪式上,广州金融强市建设智库联盟、广州市湾区国际重组中心、数字人民币“广信预”预约消费保障服务平台、易方达财富管理基金销售(广州)有限公司和广州健康产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五大功能性平台的揭牌将成为焦点。

  广州金融强市建设智库联盟,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市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核心引擎为目标,以助力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方向,以为党委、政府和金融业界提供高质量的研究咨询、合作交流等为路径,整合各方面金融人才资源,为广州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决策依据。

  广州市湾区国际重组中心,定位为集“府院联动、专业服务、资金要素、产业资源、政策支持”五位一体的重组服务平台,旨在构建“政府指导+市场发力+司法保障”的重组赋能服务体系,通过重组顾问专业服务,联动产业资本资源,从源头帮助企业纾困盘活资产,服务覆盖债务化解、跨境重组、产业升级等多个领域,既能缓解法院破产案件审理压力,也为特殊资产行业提供专业服务渠道,提升企业重组成功率,协同法院基于各自不同功能定位,合力打造“重组+重整”的特殊资产盘活新格局。

  数字人民币“广信预”预约消费保障服务平台,通过将消费者的资金、享有权益及支付结算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预付资金“一笔一清”。只有消费者确认享受权益后,资金才自动划拨给商户,从源头上杜绝预付式经营“爆雷”现象。该平台由中国人民银行、广州数字科技集团、银行机构合作共建,面向消费者、商户、监管部门等主体,实现预付式消费服务的发行、购买、流通、核销、风控、监管等全流程闭环交易管理,推动行业治理数字化转型,提振消费市场活力,助推社会稳定发展,形成“政银企民”多方协同共治的预付式生态格局。

  易方达财富管理基金销售(广州)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5日获证监会批准设立,是落实金融支持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重要措施和典型案例。子公司将推进基金销售业务资格和基金投资顾问资格的申请,依托自有平台聚焦开展买方投资顾问服务。

  广州健康产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11月,是广州市唯一一家专注于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领域投资的国有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坚持“投早、投小、投创新、投硬科技”,依托股东资源网络与产业生态优势,以“母基金+子基金+直投”组合策略,打造覆盖生物医药与健康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投资体系。

  五大平台的设立,如同金融服务产业的“新基建”,将分别从智库赋能、风险化解、消费提振三个维度,打通金融资源流向实体产业的“最后一公里”。

  五场产融对接活动 激活万亿资本“强引擎”

  作为展会核心亮点,5场产融对接系列活动同步启动,包括广东省金融服务“百千万工程”推进会暨产融对接活动、广州市“领头羊”产融对接活动第28期生物医药专场路演活动、把握并购机遇,赋能产业体系——广州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活动、产融对接保险资管专场活动、金融支持绿色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动。据了解,活动通过举行签约、路演宣介、项目展示、配对洽谈等多种形式畅通产融对接渠道。

  数据显示,金交会已举办13届,累计达成产融对接意向签约金额超5.8万亿元。

  本届金交会还将举办“新产业 新技术 新模式 新动能”数智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主旨会议、2025“金羊奖”金融学术交流活动暨“‘金羊奖’走进高校”系列活动、期货服务实体经济—产业交流会等20余场活动,内容涉及学术交流、政策落地、产业服务与民生保障等领域。

  同时,设置数字人民币消费体验区、黄金珠宝售卖区等多个现场消费场景,同步开展消费者教育和金融素养提升,助力提振消费。

  值得关注的还有,本届金交会期间将举办《2024年广州市打造特殊资产管理新模式工作白皮书》发布仪式。该白皮书由中共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指导,广州市打造特殊资产管理新模式工作专班办公室、大湾区特殊资产赋能服务平台和大湾区特殊资产研究院联合20余家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专业智库编制,全面呈现广州在特殊资产管理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未来规划。据了解,自2024年6月广州市率先印发《广州市推动特殊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若干措施》,广州就开启了特殊资产管理新模式建设。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