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6月25日全国低碳日悉,由广东省节能协会指导、中山健康用水科普馆承办的 “全国低碳日--物理清洗践行低碳生活”科普活动于中山市小榄镇启动。作为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共建绿色低碳湾区”要求的重要实践,活动通过院士科普、儿童实验、户外实践三维联动,探索低碳技术普惠化新路径。
让绿色技术走进民生场景
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刘永定院士通过生动的语言,趣味问答的方式向小朋友们普及石化洗涤剂与低碳生活的小知识。旨在“推广物理清洗技术,是对国家‘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源头减量’要求的积极响应。减少一瓶洗洁精的使用,相当于为江河减少1000升污染水体的治理成本。”
健康用水科普馆负责人徐小月博士表示,此次活动聚焦 “双碳”目标下的民生痛点:“石化洗涤剂污染占生活水污染源的37%,而物理清洗技术可将家庭碳排放降低15%。此次活动的目的是希望更多人能够参与到环境保护,低碳生活的行列中来,共同为“双碳”政策实施提供活力。
从实验室到幼儿园的低碳教育链
在健康用水科普馆内,中山市小榄镇竹源幼儿园的孩子们通过 “一测一演” 深度参与:
“阴离子残留检测”实验:用试剂对比物理清洗与化学清洗的餐具残留,直观验证化学洗涤剂的餐具残留,让小朋友们通过摸和闻的方式,感受物理清洗的魅力。
“纳米气泡清洁术”互动:通过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王奇博士互动,亲身体验使用纯物理技术将餐盘油污清理干净,从油污涂抹到最后清洗效果展示,理解纳米气泡技术与免清洗剂餐具高效清洗技结合的技术革新,在孩子们心里种下小小的科学种子。
“趣味知识问答”解说:通过生活中常见环境保护问题的表达,让小朋友深度参与,引导小朋友们回答生活中的小问题,进一步加深“减碳”在小朋友心中的印象。
构建知行合一教育生态
从科普课堂嫁接到户外实践活动,引导小朋友们使用一次性纸杯、纸壳与超轻黏土共同完成摆件等饰品,为小朋友建立知识与行为的生态链条。
此次活动不仅是科普实践,更是国家绿色治理的微观映象,物理清洗技术的突破与革新,从实验室走向幼儿园,搭建知行合一的生态建设文明路径,推动民生向绿色清洗转型,培育下一代生态公民。从“科普一场活动”升级为“技术革新-知识推广-构建低碳教育”的绿色生态闭环。
注:
1、石化洗涤剂占生活水污染源37%
原始依据摘自《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2023年度报告》第5章「环境影响」引用生态环境部华南环科所数据:
“生活污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负荷占比达34.2%-39.7%,主要源于洗涤剂残留”
(注:LAS是石化洗涤剂主要成分,该数据覆盖大湾区12个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样本)
2、物理清洗降低家庭碳排放15%
原始依据:生命周期评估(LCA)研究
《家庭清洁方式碳足迹比较》(中科院城环所,2025)测算结果:
(图片由黄雅芳提供)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