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国产芯片,更懂中国人:斑马智行重构智能座舱的温度

发布时间:2025-10-17 17:13:07
阅读量: 254

芯片,是智能座舱的心脏,但它并非独立运转。国产芯片的成长之路,除了算力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是系统与生态的磨合。

然而过去几年,国内芯片厂商不断突破架构与工艺,却常常遇到一个现实难题:芯片能跑分,却未必能跑通。

这背后,是一个快速膨胀的市场对“中国芯”提出的更高要求。

中国智能座舱市场正高速增长。灼识咨询数据显示,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1290亿元增至2030年的327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6.8%。在这场竞赛中,决定胜负的已不再是单一硬件性能,而是谁能让芯片潜能被真正释放。

斑马智行的角色,正是能读懂芯片、用好芯片的伙伴。它通过操作系统与AI框架,让不同架构、不同算力的平台都能协同运转。芯片也成为与系统、模型共生的智能单元。

在2025云栖大会上,斑马智行发布全模态端侧大模型实车方案 Auto Omni,被称为“开启智舱AI主动智能的钥匙”。它能让人机交互更自然,并且通过AlOS与多芯片平台的深度适配,实现语音、视觉、语义模型的统一推理,使国产芯片的潜能在端侧环境下被充分激活,也让斑马智行成为陪伴国产芯片成长的系统。

截至2025年6月底,斑马智行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已在逾800万辆车上搭载,覆盖60家主机厂、14个国家,并与十余家国内芯片厂商形成深度合作。这些量产经验不仅验证了系统可靠性,也为国产芯片优化提供了成熟的工程环境。

其中,斑马智行与芯驰科技的合作,是国产芯片加速落地的缩影。双方围绕AlOS、虚拟化及AI大模型展开协同,构建AI座舱与高端智控方案,为车企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系统底座。

2025年上海车展上,紫光展锐发布旗舰级智能座舱芯片A8880,并宣布与斑马智行共建“芯片+OS”基线。双方推出的Banma Hypervisor方案,可在同一芯片上并行运行Linux与Android系统,虚拟端计算效能提升20%,适配周期缩短一半。

斑马智行与黑芝麻智能则在“舱驾一体”方向携手。基于黑芝麻智能武当C1200芯片,双方已完成ASIL-D级Hypervisor部署,实现座舱与驾驶系统协同运行。随着通义大模型的引入,C1200芯片可同时运行舱驾与AI推理模型,显著提升响应效率与数据安全性。

从芯片到系统,再到AI模型,斑马智行与国产伙伴构建起从算力到体验的协同体系。这不仅让中国智能座舱具备自主演进能力,也让国产芯片迎来规模化上车的黄金时代。

但斑马智行的野心,不止于技术突破。

云栖大会上,斑马智行联合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飞猪、大麦、天猫养车等生态伙伴,发起行业首个“AI车载平台服务联盟”,覆盖数字娱乐、本地生活、车辆服务三大场景,让AI在车上真正“懂场景、会协同”。

这个生态中,国产芯片提供算力底座,斑马智行的操作系统与AI模型构成核心中枢,开放的应用生态则将技术转化为体验,共同推动中国智能汽车产业的崛起。

作为国内唯二拥有全栈自研OS的企业之一,斑马以AlOS和Banma Hypervisor构建国产芯片统一运行基线;在Auto Omni中,又率先实现“无唤醒词、可多轮对话、90%断网可用”的端侧AI能力。当用户自然说出“外面有点晒,帮我关下天窗”,系统即可即时响应,这正是AI理解中国语境与生活习惯的体现。

自2015年成立以来,斑马智行始终以系统和生态建设为核心。如今,它不仅让中国芯片“跑起来”,也让中国的智能座舱“活起来”。能倾听、能共情,更懂中国人的表达方式。

让芯片发光,也让技术有温度。在斑马智行构建的中国式智能生态中,每一颗国产芯片都找到了懂它的朋友,一个更懂中国车、更懂中国人的出行时代,正在被点亮。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