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前行,中企出海需加强风险管理

发布时间:2025-10-17 13:54:27
阅读量: 188

“虽然2025年外贸环境严峻复杂,但机电产品出口实现了超预期增长,展现了新兴行业释放动能、新兴市场贡献增量的结构性特征和超强的行业韧性。”近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和邓白氏联合主办了“《2025年中国企业出海风险观察报告》(下称报告)发布及解读”线上研讨会,中国机电商会副会长石永红在会长作出上述表述。邓白氏中国区业务副总裁兼新兴业务部总经理康凯同时提到,海外市场营商环境的复杂变化,将对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及持续经营产生深刻影响。

2025年以来,大量中国企业踏上了“出海”之路,前往海外市场投资建厂。报告提到,2025年上半年,中国内地企业在境外设立的子公司数量为2292家,约为2024年全年的30%。在内地企业在境外设立的企业中,批发和零售业是境外中资企业最集中的行业,占比超过1/3,而商业服务业的企业数量占比次之,为21.6%。从行业分布看,制造型企业在海外的投资主要以搭建产品销售、服务网络为主,而农林牧渔行业对外投资中也重视销售、服务网络的搭建。

报告围绕企业对外投资和出口业务的海外信用风险,以及中国外贸企业运行情况与付款表现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分析。报告认为, “出海”的中国企业不仅需要面对政策波动、市场环境变化等宏观层面的风险,同时在收款风险、信用管理等传统领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例如,在海外主要市场中,企业迟付风险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报告显示,亚太地区的大部分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及时付款企业占比在2024年有所升高,其中印度的及时付款企业占比增幅达到11.1个百分点,为区域内最高。在各个市场中,菲律宾、俄罗斯等国家的及时付款企业比例都达到75%以上,而阿联酋的及时付款企业占比不足30%,显示出该市场中的企业付款延迟情况较为严重。

在各市场的主要行业中,虽然菲律宾的及时付款企业占比为区域内最高,但菲律宾的金融行业的及时付款企业比例较低,仅为64.1%,显示金融行业的逾期支付风险出现较大幅度上升。泰国作为近年来中国的出口目标市场中快速增长的市场,其服务业的及时付款企业占比在2024年从68.3%下降至57.7%,显示部分企业可能存在资金风险。

与亚太市场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付款及时企业占比升高相比,在中国企业出海较为集中的欧美地区各市场中,及时付款的企业比例上升和下降的数量相对均衡,且呈现与亚太地区相反的态势。荷兰的及时付款企业占比为区域内最高,达到80%,而除荷兰以外,仅有德国的及时付款企业占比超过60%。墨西哥、比利时两国的及时付款企业比例处于较低水平,分别为36.4%和38.1%。

另外,在重点海外市场中,风险情况各有不同。美国市场内部面临着消费需求减弱、借贷成本偏高的挑战,2024年破产企业数量进一步增长6%。德国作为欧盟经济的“引擎”之一,2024年经济产值出现萎缩,破产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1.9%。印度虽然经济增长较快,但金融领域贷款审批标准收紧,2024年破产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8%。越南作为中国重要的出口目标市场,虽然经济增势迅猛,但破产企业数量在近年来也持续处于高位,2025年上半年在越投资的中国企业也一反多年来的增长趋势,出现了明显滑坡。

面对复杂的海外信用风险,中国企业需要加强风险管理。有业内人士认为,在投资和出口前,企业应充分了解目标市场的信用环境、政策法规和市场动态。在合作过程中,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对合作伙伴的经营状况进行持续监控。同时,企业还可利用专业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服务,降低风险。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