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看跨国产业合作 中企国际化须答好生态共建这道题

发布时间:2025-09-18 16:18:30
来源: 国际商报
阅读量: 155

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产业链重构深度推进的当下,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技术壁垒、法规差异、产业链断链等风险,要如何突破、弥合与预防?“走出去”生态共建是资源叠加吗?所谓“乘数效应”要如何实现?

就在9月中旬,首个“中国企业‘走出去’链融全球服务伙伴计划”在北京首钢园启动,为解答上述问题提供“一站式”出海支持。由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主办,中工经联文化(北京)有限公司、828巨人港承办的“走出去·新机遇:全球化产业合作实践论坛”在2025年服贸会举行,该伙伴计划正是论坛的成果之一。从政产学研各方思考火花的碰撞到落地可行的具体实务,探寻中国智造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的发展路径,正在中企全球化产业合作的实践中徐徐铺就。

从“单项选择”到丰富“出海装备”

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会长高元元看来,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全球化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从“产品出海”到“智造出海”,从“单点布局”到“生态共建”,今天的中国企业正站在以中国智造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的关键节点上。简单低端的产能转移正被以数字技术、绿色创新为内核的高端制造能力、服务能力和整体解决方案输出所替代。

这也是与会嘉宾的共识: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也需要进行深度调整。中企所面临的不再是进入某个单一市场或简单商品出口的单选题,而是为“生而全球化”策略布局的出海准备。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钱克明指出,当前企业国际化面临着关税不确定性与多边体系功能弱化、地缘冲突常态化与供应链割裂、债务风险“灰犀牛”危机、绿色转型规则革命、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人口结构红利分化等困境。企业要在目标导向、经营模式、竞争策略、竞争范式、增长动力、市场布局、决策机制与企业责任上进行重构,加强风险管理、合规、ESG体系建设,推进供应链多元化和市场本地化,加快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巴西与中国之间的投资正在不断增长。”巴西驻华大使高望表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巴西发展,两国合作机遇广阔,希望企业抓住机会。例如,中国最大的外卖平台已进入巴西,与本地企业良性互动。

从“单打独斗”走向生态共建

真正的合作是“一起结网捕鱼”,通过推动技术标准融合共建、市场产能互补协同、创新生态共享共融,实现双向成长。今天,中国智造的全球化征程迈向了多方协同、生态共建的“远航”时代。令人欣喜的是,已有许多中国企业以多元化探索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金正大集团总裁万鹏分享了其“农业科技出海”经验。已在荷兰建立首个海外样板工厂、并与印尼企业展开深度合作的金正大集团,构建了“技术授权+本地化生产+服务输出”的全球化模式,并将生物基包膜缓控释肥技术与全球粮食安全议题紧密结合,以“中国智慧”赋能全球产业发展,实现了技术、标准与品牌的协同输出。

通过与故宫、颐和园等中华文化IP联名创作,以及与世界黄金协会、国际铂金协会紧密合作,菜百股份凭借文化赋能与智慧创新双轮驱动将中华老字号打造成一张闪亮的“金名片”。菜百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谢华萍表示,中国品牌“走出去”,不仅是商品的出口,更是文化传播与价值共鸣。

从“走出去”“融进去”到“强起来”,中国企业对海外综合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

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一级巡视员李永军表示,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商务部将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依托中央部门、地方政府、驻外使领馆、全国性行业商协会组织、海外中资企业商会、专业服务机构等力量,从建立服务平台、发布公共服务产品、构建海外服务网络等方面提供更加全面的海外综合服务。国家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充分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推动传统产业“智造”转型。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