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专刊│胜利鸟咨询朱红文:中国的古老智慧蕴含着高明的战略思想

发布时间:2025-08-06 14:40:03
来源: 《商业观察》
阅读量: 485

(原标题:朱红文:全球企业战略咨询将迎来“中国面孔”)

近十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全球消费者开始青睐中国品牌。加之华为、大疆、海尔、美的等中国品牌,凭借技术优势在全球市场开疆拓土,进一步改变了全球顾客对中国品牌的印象。总而言之,全球顾客的“认知大门”已被中国品牌叩开,推动更多的中国品牌进入全球市场。

目前,在企业战略咨询服务行业,美国品牌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如今的战略咨询品牌,被企业家熟知的战略咨询公司,像麦肯锡、贝恩公司、波士顿咨询等,大多数是美国战略咨询公司。

自己优秀,才能教别人

在胜利鸟战略咨询朱红文看来,相较于西方战略咨询成熟度,当前中国战略咨询行业尚处于初级阶段。相反,美国在20世纪初就诞生了战略咨询服务。例如,“战略咨询鼻祖”麦肯锡创建于1926年。二战结束后,美国公司快速发展壮大并开始进入全球市场。于是,对应的战略服务公司,例如:麦肯锡、科尔尼等,也一并进入全球市场,成为了全球品牌。

上世纪80年代,肯德基、耐克、奔驰、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等品牌,先后进入中国市场。用广告业举例,当时服务奔驰和百事可乐的电扬广告公司,随即在中国成立了分公司。随后,奥美和盛世长城也相继进入中国市场。

眼下的中国经济正处于历史的转型期,从制造业大国到品牌强国的转型。由此可见,中国战略咨询的机会才刚刚到来。同理,伴随着中国品牌的全球化,中国战略咨询公司也必然全球化。我们预判,不超过五年,全球战略咨询将迎来“中国面孔”。

回顾过往,美国企业强大时,美国战略咨询公司指导其他国家的企业做战略。同理,当中国企业强大时,中国战略咨询公司必然会指导其他国家的企业做战略,这是非常合理的。只有自己优秀,才能指导别人。

中西方的战略思想存在差异

在谈到中西方战略思想差异时。胜利鸟战略咨询公司朱红文表示,中西方的战略思想存在差异。他表示,西方的战略方法论主要强调竞争思维,赢得市场的前提是打败竞争对手。比如,备受西方推崇的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他有本著作叫《竞争战略》,其主旨是讲:商业的本质就是竞争。

中国战略方法论吸取了古人的智慧,孟子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直白地讲,企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获得顾客的认可。

从总体来看,美国的战略方法论有长处,也有短板。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战争史,这些战争史能总结出大量的规律。所以我经常讲一句话是,中国的古老智慧蕴含着高明的战略思想。我们的思考是,将中西方方法论相结合,取长补短,形成一种全新的战略工具。

目前,中国市场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激烈程度前所未有,这自然会为中国战略咨询的实践提供实验基地,有助于总结出一套应对极度竞争的战略方法。

方法在进化,“科学战略”到来

我们得知,胜利鸟战略咨询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动战略方法论从玄学到科学,并于2024年首次提出“科学战略”的实践主张。

什么叫“科学战略”呢?朱红文表示,过往的战略制定以“创意”和“经验”为主导。然而,这种做法过度依赖专家经验,科学性不足,因而导致战略确定性不高。更为可怕的是,以“经验”和“创意”为导向的战略制定,极有可能出现致命性的错误。

人类进化学和行为科学的发展使战略科学化。亚历山大·西蒙和丹尼尔·卡尼曼是久负盛名的行为心理学家。令人惊奇的是,两位心理学家皆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充分说明,消费者的行为影响了社会经济,同时也影响企业的战略制定。朱红文补充道。

胜利鸟战略咨询公司长期研究的课题是:人们在选择时有哪些偏爱,选择商品背后又有哪些科学逻辑。胜利鸟公司朱红文表示,人类进化学和行为科学能够清晰地解释人们选择背后的底层逻辑。这是因为,人们任何心理活动都是由生存和繁衍两种动力支配,而且这种行为已经被神经科学验证。

胜利鸟战略咨询公司深度研究脑科学、人类进化学、神经科学,充分了解人们是如何通过潜意识来选择商品或品牌,与此同时,胜利鸟战略咨询公司第一个将其引入到战略领域,使企业战略制定更为科学。

创新脱离内卷,行业首创“战略三角”战略模型

关于中国的“市场内卷”。胜利鸟战略咨询公司在不同场合发表了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内卷对于中国经济换个角度来看是件好事。在他们看来,内卷给中国企业家带来两个思想上的转变。首先,内卷倒逼产品创新,让中国企业彻底摆脱过去的模仿思维,开始注重创新。因为不一样的产品才是摆脱内卷的最佳方式。其次,内卷推动商品出海。内卷倒逼中国企业去寻找新的市场,从而使得中国企业打造全球品牌的思想变得愈加强烈。

在战略咨询领域内卷同样十分惊人。为了摆脱内卷,胜利鸟咨询公司聚焦方法论创新,并在咨询行业首次提出“科学战略”的主张。为了将“科学战略”落到实处,胜利鸟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是根据进化学、神经行为学、心理学等领域来研究人们选择商品的源动力,其次开创“战略三角”科学方法论。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