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挑大梁,经济大省引领六合同春

发布时间:2025-08-07 16:17:37
来源: 国际商报
阅读量: 254

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壮阔画卷中,经济大省作为“主力军”始终浓墨重彩。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支持经济大省发挥挑大梁作用。

从实际表现来看,经济大省也确实扛起了稳住全国经济基本盘的“压舱石”重任:今年上半年,浙江、江苏、河南、山东、四川、广东六省成绩斐然,地区生产总值均超3万亿元,合计贡献超29.4万亿元的经济总量,占全国总量的44.6%,其中5个省份的经济增速跑赢全国水平。

“上半年,经济大省的亮眼数据生动诠释了中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潜力大’的鲜明特质。”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展望下半年,各地需紧扣“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主线,以消费场景扩围、外贸模式创新、投资质量提升为重要抓手,通过强化政策协同与深化区域联动,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贡献力量。

规模势能彰显 引领全国经济向好

上半年,全国31个省区市中,20个省区市GDP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个省市与全国增速持平,地区稳健表现勾勒出中国经济在复杂环境下稳步前行的清晰轨迹。

值得一提的是,六个经济大省上半年的表现尤为亮眼。从总量上看,广东继续领跑,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7万亿元;江苏位列第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万亿元;山东、浙江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GDP分别突破5万亿元、4.5万亿元,四川、河南GDP分别为3.19万亿元、3.16万亿元。从增速看,浙江、江苏、河南、山东、四川均跑赢5.3%的全国增速。

中央财经大学中财—安融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上半年,六个经济大省经济增长普遍保持较快势头,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关键支撑。“一方面,这些地区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全国前列,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增长迅速,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投资和发展速度,远超一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效带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面对严峻的国际环境,特别是美国发起贸易战带来的外部不确定性,这些经济大省积极采取措施克服困难,进出口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对整体经济形成有力拉动。”

安邦智库研究中心夏日助理研究员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当前,在逆全球化以及行业竞争激烈等背景下,经济大省展现出较强韧性,较好地实现了内需与外需联动,以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结合。

具体来看,经济大省各有千秋。进出口方面,外贸“排头兵”广东展现出较强韧性,上半年广东进出口同比增长4%,增速高出全国1.1个百分点,出口、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江苏、山东、浙江等进出口增速也高于全国,分别达到5.2%、6.8%和6.6%。

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江苏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51.8%的比重领跑,其中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8%。广东新能源汽车、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民用无人机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4.7%、42.2%、34.0%、23.0%、58.2%。四川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速达22.2%。

随着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持续发力,“两新”深入实施,河南、山东等地消费潜力持续释放。上半年,河南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01.55亿元,增长7.2%。山东全省限上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48.4%,限上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7.0%。

政策效能增强 各地聚力勇争先

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已揭晓,近期各地密集召开会议,紧扣全年增长目标,锚定下一阶段工作重心,围绕产业升级、消费提振等部署举措,推动经济向既定目标扎实迈进。

从全方位扩大内需来看,四川提出,切实发挥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撬动作用,加强与消费信贷、消费券等其他促销奖补政策联动,持续挖掘更多消费增长点。河南表示,财政部将陆续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两新”资金,省级将在第一时间拨付下达,同时支持有关部门发放“缤纷夏日乐享河南”暑期消费券。

在加大力度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江苏明确要提高科技创新活跃度,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浙江也表示,将全面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科学布局,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

与此同时,在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上,各地同样动作频频。广东将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积极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四川提出要继续加强对重点企业的指导力度,“一企一策”稳住外贸龙头企业产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主动布局跨境电商产业园,在更广范围拓客商、抓订单。

谈及经济大省如何继续发挥挑大梁作用,夏日建议,要继续扩大内需,注重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加快向消费型社会转型;要支持深度开放,支持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抱团出海,扩大全球市场空间;要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外资、外企进入;要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电器制造和汽车制造两个行业,为中国制造再起飞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温来成认为,可从三方面着力:一是依托中央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尤其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新质生产力持续领跑全国。二是针对中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经济大省应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的合作,结合自身实际,推动饱和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通过产业带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三是持续推进对外经贸与投资,通过扩大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以及非洲、拉美国家的合作,拉动经济增长。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