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具有涉及面广、带动力强、开放度高的特征。当前,文化、旅游和商业等领域的融合日益广泛,“百业+文旅”等催生出众多广受欢迎的新业态、新场景。
此前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10月29日,商务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出台了《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方案》,则进一步聚焦文旅与商业的融合,提出多项具体举措,推动融合走向系统化、纵深化。
政策引领商旅文融合向纵深发展
中国旅游研究院总经济师马仪亮表示,方案明确了七个方面21项主要任务,既有宏观层面的区域网络布局,也包括微观层面的商业综合体空间优化,既有务实的产品升级,也有务虚的机制创新,全面、系统,且有针对性。
在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方面,方案提出,引导特色商业老街、工业遗址改造的创意街区、特色业态专业街区、旅游休闲街区等特色商业街区创新发展,支持“商业+旅游”“商业+文化”融合发展,引导城市商业设施与旅游景点、历史建筑、演艺场馆等协同联动,开发富含地域特色的产品及服务。支持非遗相关产品和服务进入城市商业设施。
马仪亮认为,方案在促进文商旅融合方面提出的具体举措,有助于形成高质量的旅游商业吸引力。“一般而言,旅游发展分为文化吸引、景观吸引、体验吸引、商业吸引等,商业吸引以往更多作为配套存在。如今,人们的旅游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的商业体本身已成为越来越主流的旅游吸引物。方案的实施对拓展文商旅发展空间有很大帮助。”
在马仪亮看来,方案最突出的亮点,在于将商业作为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融入到城市更新和城市运营当中。
“过去,商业更多是居市民闲暇时逛街购物、商户经营买卖的场所,是生产型社会的一个附属;如今,在消费型社会中,商业已成为美好生活的重要支撑,其建设的品质会直接影响居民与游客的获得感。”马仪亮说道。
商品同质化、游商模式与监管缺位
尽管文商旅融合前景广阔,但当前仍面临诸多挑战。
“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店铺、商品大同小异,活动缺乏新意,游客的体验被稀释了,消费的意愿也随之变弱。与此同时,现阶段‘游商模式’仍较盛行——部分商家开一家店,用新鲜感抓紧游客获得‘撇脂收益’,等大家的兴趣下降了,就关店找下一条街再开。追求短期效益往往造成他们没有将更多精力放在内容创新上。”马仪亮说道。
此外,“有形之手”的引导和监管亦显不足。马仪亮举例道,部分商业街区在业态规划上缺乏统筹,对于开什么店、开几家同类型的店缺乏引导,导致同类店铺过度竞争,甚至形成内卷,难以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与消费吸引力。”
在马仪亮看来,若想改善和提升,首先要注重休闲空间营造和游憩视角的商业动线设计,而不只是建造一个个商业综合体。其次,要从注重前期建设转向注重后期载体运营,同时,尊重城市原有的肌理和文脉,避免生硬造景。
具体举措勾勒发展蓝图
“文商旅融合发展已成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在日前商务部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下一步方案落实方面的工作重点。
其一,推动文旅产业赋能城市更新。鼓励各地合理利用城市存量商业设施、老旧厂房、老旧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等存量空间,以创意赋能、风貌改造、业态提升等方式,发展文化娱乐、创意设计、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旅游演艺等各类文化和旅游业态,盘活存量空间,拓展文旅消费新场景,实现功能转换、活力提升。持续开展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深入实施“百城百区”“百城千站”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推进文旅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丰富消费场景。
其二,推动文商旅融合载体焕新。文化和旅游部已在全国确定了三批345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大多数都是以文商旅融合为典型业态。
“我们将会同商务部等部门引导特色商业街、创意街区、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街区创新发展,在城市中心区域、重点步行街(商圈)、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培育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通过标准制定、典型推介等形式,支持发展更多集文化体验、旅游休闲、商业消费于一体的文商旅综合体。支持发展‘旅游+演艺’‘旅游+购物’‘旅游+餐饮’等融合模式,发展夜间文旅经济,丰富体验内容,拓展消费链条。”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其三,支持文商旅业态创新。引导旅游景点、演艺场馆等与城市商业设施协同联动,开发富含地域特色的文旅产品及服务。支持非遗相关产品和服务进入有关消费场所,深入开展四季非遗购物月活动。引导各地深入挖掘所在地特色文化资源,将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产品和商业活动中,培育特色文化主题IP,开发时尚国潮产品,推出各具特色的文商旅融合产品,打造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的沉浸式文旅体验空间,让游客在购物、休闲的同时,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
马仪亮认为,方案的落地,将带来三方面积极变化。首先,治理协同能力增强。“城市商业发展涉及方方面面。现在,单一部门的政策效能不断下降,跨部门、跨地区协同机制将成为趋势,方案的执行能提升各部门的协同能力。”
“其次,在现实发展方面,堵点痛点逐步消除,一批优质市场主体、产品与商业载体将涌现。最后,城市更新更趋高质量。方案将引导更多地方进行更高质量的城市更新,减少大拆大建,盘活存量,深入挖掘和包装在地文化,使城市更新更切合市民和游客的需求。”马仪亮说道。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