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搭台,消费唱戏:“舞韵吉祥”激活商文旅融合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11-10 12:43:55
阅读量: 254

近期,商务部在 5 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全国 100 多个重点城市联动开展精品消费月活动,“购在中国”系列活动精彩纷呈。活动聚焦精品购物、精致美食、精彩旅游、精美展演四大领域,全力打造消费新场景,扩大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其中,精美展演作为重要一环,各地集中呈现精品文艺演出、高规格体育赛事与高品质文博展览,为消费市场注入文化活力。

在文化消费的浪潮中,舞蹈演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拉动消费的重要引擎。2025 年 11 月至 12 月,吉祥大戏院迎来第四届“舞韵吉祥”舞蹈演出季,这场跨越南北的舞蹈盛宴,以“文化 + 消费”的创新模式,书写着商文旅融合发展的精彩篇章。

文化引领,消费场景多元拓展

自 2022 年创办以来,“舞韵吉祥”舞蹈演出季始终秉持“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宗旨,累计完成 47 场演出、23 场艺术活动,吸引超过 6.5 万人次观众,不仅成为吉祥大戏院的品牌项目,更是东城区文旅演艺的亮点之一。本届演出季以“南北共舞”为主题,创新设立“南舞新境”与“国舞传承”两大板块,通过 5 部剧目、12 场演出及 7 场艺术活动,展现南北舞蹈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的同时,也打造出极具吸引力的文化消费新场景。

演出季期间,吉祥大戏院成为文化消费的热门打卡地。观众们不仅为精彩的舞蹈表演而来,更在周边形成了集餐饮、住宿、交通于一体的消费链条。演出前,观众们可以在附近的餐厅品尝各地美食,感受不同风味;演出结束后,选择在周边酒店入住,延续这份文化体验带来的愉悦。这种以艺术为核心、体验为导向的消费模式,有效激活了周边的消费市场,让文化消费不再局限于剧场内,而是延伸至生活的方方面面。

多元业态,消费链条深度延伸

“舞韵吉祥”舞蹈演出季积极探索“演出 + 文创 + 互动”的多元业态融合模式,进一步延伸消费链条。在文创产品方面,围绕舞蹈演出开发出一系列特色文创,如带有舞蹈元素的钥匙链、书签、玩偶等,这些文创产品不仅具有纪念意义,更成为观众与舞蹈文化互动的载体。观众在观看演出后,购买文创产品作为留念,将文化记忆带回家,同时也为文化消费增添了一份独特的乐趣。

互动打卡模式也是本次演出季的一大亮点。主办方在剧场内外设置了多个互动打卡点,观众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分享到社交媒体上,吸引更多人关注。这种互动方式不仅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还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效应,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吸引了更多潜在消费者。同时,互动打卡点周边的商家也受益于这种流量效应,实现了消费的增长。

惠民举措,消费群体广泛扩大

为了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文化消费的乐趣,本届演出季推出了一系列惠民票价与文化惠民政策。通过降低票价门槛,让不同消费层次的人群都能走进剧场,感受舞蹈艺术的魅力。这一举措不仅扩大了消费群体,还提高了文化消费的普及程度,让文化真正走进大众生活。

此外,演出季还注重艺术交流,除正式演出外,举办 7 场主题活动,为艺术家与观众搭建深度对话的平台。在这些活动中,观众可以与艺术家面对面交流,了解舞蹈创作背后的故事,进一步加深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和热爱。这种互动式的文化体验,不仅提升了观众的文化素养,也增强了他们对文化消费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双赢格局,社会经济效益并举

“舞韵吉祥”舞蹈演出季以艺术为核心、体验为导向的消费模式,不仅直接刺激了文化市场的活力,更通过打造品牌演艺 IP,持续为区域商文旅融合注入动能。从经济效益来看,演出季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消费的增长,为地方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从社会效益来看,演出季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形象,增强了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业内人士表示,舞蹈演出作为文化消费的重要引擎,在“文化 + 消费”的模式下,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应继续探索创新,进一步挖掘文化消费的潜力,打造更多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消费品牌,推动商文旅融合发展迈向新的高度,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