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产教融合瞄准东西部产业对接 推进职业教育共同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10-10 13:03:36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阅读量: 617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面向“十五五“职业教育共同高质量发展(兰州)大会近日在兰州重召开。来自全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西部历史文化名城兰州,共同就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面向“十五五”职业教育共同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交流探讨。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面向“十五五”,聚焦产教融合,瞄准东西部产业对接,共同推进西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助推教育强国与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开创新局面。

会议由甘肃省教育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甘肃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协会会长时宁国主持,甘肃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总督学敏维奇,兰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段延智,国家督学、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会长张荣分别致辞;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二级巡视员李春,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省级领导、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甘肃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张世珍分别讲话。

 站在“十五五”这个历史交汇点上,西部职业教育如何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如何助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作了《十五五: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精准对接》主旨报告,为与会者答疑解惑剖析了这些战略性、全局性问题。报告从“十五五”国家规划思路、中国制造2025实施成果、东西互助促西部大开发、未来五十年产业新趋势、四项嵌入技术重构能力、技能结构能力建设路径六方面,系统描绘了西部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打开西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更是促进东西部协作共赢的动员令。

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省级领导、省科协主席、甘肃中华职教社主任张世珍介绍,甘肃省委、省政府始终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强省的一个主抓手和主攻目标,锚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点任务,着力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职业教育的产业支撑力、社会协同力、民生保障力、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有贡献。围绕服务构建体现甘肃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核产业、低空经济、现代寒旱农业等专业,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不断提高。全省高职院校聚焦全省14条重点产业链,联合有关院校、头部企业,先后创建32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呈现出产业适配广、院校参与多、企业联系紧、合作领域多的态势。
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有成效。构建兰州新区职教园区与陇中、河西走廊、陇东南集群的“一园三群”发展模式以及启动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建设培育工程,推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融合发展,全省职业院校特别是县级职教中心,面向返乡农民工、致富带头人、合作社成员等,开展大规模、精准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10个县市被认定为全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
职业教育增进民生福祉有突破。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定力,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面向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群体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就业能力、就业质量、工作能力和薪资待遇不断提升。
职业教育推动国际办学有亮点。创建“培黎工坊”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品牌,以传承路易?艾黎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核心,五所省内职业院校在文莱、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国和新西兰建设“培黎工坊”,推出一批以兰州牛肉面、矿冶珠宝、智慧农业、石油化工、桥梁工程等“小而美”职教出海项目,已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培训技能人才2000余人。
甘肃省教育厅总督学敏维奇表示,甘肃、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部五省市地域相连、人文相通、经济相融,都在不同领域、赛道承担着强国建设的重要支点任务。“西部五省市职业教育学会(协会)服务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共同体”为西部五省市职业教育学会(协会)搭建了一个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深程度的交流合作平台,也必将为强化区域协作交流、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全国督学、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会长张荣表示,站在百年变局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节点,本次盛会面向“十五五”,聚焦产教融合,锚定东产西转,共话产业对接,“双高”专业群与产业发展对接、新技术赋能“五金”建设,校企合作育人、文旅课程建设,其内在逻辑和价值意蕴是,西部五省市职业教育聚智聚力,协同竞进,下一盘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东产西转”等国家战略的大棋。一定要将遵循“需求导向、深化融合、校企协同、数字赋能、创新发展”的新时代需求,秉承“东西协作,西部协同”的理念,着力构建互鉴交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开放合作、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形成同频共振、同题共答、同下一盘棋的服务助推新格局。
云南中华职教社专职副主任马俊认为,这次会议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有效举措,对西部省区职业教育更加主动服务对接区域发展战略具有积极助推作用。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