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石镶嵌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民间工艺大师李成者等人耗时3年,制作巨幅彩石镶嵌作品《清明上河图》,重现彩石镶嵌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在瑞安市陶山镇霞林村的陶峰工艺雕刻厂,彩石镶嵌艺人李成者等人完成了彩石镶嵌作品《清明上河图》其中一部分。各色各样的彩石流光溢彩,在工艺师傅的手中雕刻或拼接成一座座富丽堂皇的院落建筑,街道上络绎不绝的车辆,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人物、场景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
李成者介绍道,彩石镶嵌作品《清明上河图》宽20米、高1米,内含3000多个人物,用的石头来自全国各地,比如青田石、鸡血石、寿山石等。完整的作品由六大块拼接而成,目前已制作完成五块。
2018年,陶峰工艺雕刻厂接到深圳一家公司的订单——制作一件《清明上河图》彩石镶嵌作品。从图样设计到雕刻拼接,李成者和团队耗时3年精雕细琢,先把原画放大到描摹纸上,再根据画上的场景、人物等选择彩石,然后对彩石进行切割、雕刻创作。雕刻完成后,将彩石根据原画的布局逐一镶嵌在大理石板面上。
“制作这件彩石镶嵌作品要有很深的功底,特别是对人物脸部细节的处理,要想做到3000多个人物神态逼真,难度非常大。”李成者说,有的人物只有米粒大小,要拿着放大镜雕刻,对师傅的手艺要求非常高。
1971年出生的李成者从10多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彩石镶嵌技艺,在这一行已经干了30多年。他说,彩石镶嵌技艺在瑞安濒临失传,目前在陶山镇从事这一行业的不到10人。从这次制作彩石镶嵌《清明上河图》,他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据了解,彩石镶嵌是采用石雕、浮雕与花板雕刻相结合的技法,根据题材内容和色彩要求,配石成图,精制成多种工艺美术品,在温州地区已有上百年的历史。2008年,彩石镶嵌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