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心商务片区,制度创新、法律支持、人力资源保障……一系列先行先试、敢作敢为又颇具自贸试验区特色的高水准服务支持,成为促进区域迸发强劲“磁力”效应的一大亮点。
自2013年9月份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设立以来,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已迎来第十个年头。十年来,我国自贸试验区从“1”扩容到“21”,形成278项制度创新成果并复制推广,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从190项减至2
5月26日,中建一局承建的深圳自贸时代中心项目迎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全国31个省市区房屋市政安全生产及智能建造观摩团,同步也迎来了中建一局成立70周年“走进一局”开放日。
钦州港片区于去年12月启动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截至目前,参与试点的银行机构共为211家企业开立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本币和外币资金交易量分别为23亿元和596万美元。
25日,厦门芯一代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为其聘任的台湾籍专家聂泰(化名),向富邦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下称“富邦财险”)投保“两岸通保”专案。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广西自贸试验区)创新推出了营商环境日常监测督导机制。实践过程中,广西自贸试验区积极梳理营商环境具有带头示范作用的创新案例,积极开展复制推广工作。
日前,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迎来挂牌8周年,通过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天津自贸区已成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产业集聚的“增长极”、扩大开放的“新高地”。
5月21日,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中国日报社、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在海口共同主办“共建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2023 RCEP区域发展媒体智库论坛”。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RCEP)正式生效实施一年多来,其促进区域贸易投资增长与经济复苏的红利不断释放。
《计划》聚焦钦州港片区“有产无城”痛点,进一步优化钦州港片区城市空间布局,强化重大产业项目生产要素支撑,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着力营造优质营商环境,打造时尚宜居宜商城市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