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面”一体推进 安徽制造走出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9-18 16:12:54
来源: 国际商报
阅读量: 221

在安徽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奇瑞汽车的总装车间,每一分钟都有一台整车下线。据介绍,奇瑞自主研发了一套信息管理系统,将车辆的检测信息、设备供应信息、检测结果交由系统进行管控,并且实时监测管理的质量点。在AI视觉检测区,系统将车身各个板块进行采样,再同标准图片进行比对,合格后才会放行。

类似的场景,在安徽制造业企业已屡见不鲜。近年来,安徽省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引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走出了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新路径。

记者从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了解到,通过“点”“线”“面”一体化推进,今年上半年,安徽省已新增数字化改造规上制造业企业3841家,累计改造企业2.05万家,占全部规上企业的83.02%。

在“点”上,安徽省打造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156个,推动细分行业中小企业看样学样;印发实施《安徽省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实施方案》,累计培育基础级智能工厂1129个、先进级智能工厂284个。

在“线”上,安徽省打造省级龙头企业示范项目12个,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

在“面”上,安徽省培育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26个,引导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实施集群式改造;芜湖市获评国家第二批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马鞍山市获评国家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据了解,马鞍山市已累计推动1432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改造率达86.4%,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4.9%,均居安徽省第一。汇成上东万兆小区、市经开区万兆园区2个项目入选工信部万兆光网试点,马鞍山经开区为安徽省唯一万兆光网试点园区。宝武重工、欧冶链金2个项目入选2025年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

为构建数字化转型服务支撑体系,安徽省从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数字化转型服务、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应用、完善智库服务体系等方面持续发力。

据统计,截至目前,安徽省累计培育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92家,连接设备及点位数超1100万个,集聚工业模型及工业APP超3.5万个,服务企业突破50万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区域发展指数稳居全国第六;已面向全国遴选261家服务商纳入2025年资源池,覆盖14个重点行业领域及31个业务场景,今年上半年依托服务商完成964家规上企业数字化诊断。

此外,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推动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专项方案,加速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研发、生产、质检等工业领域关键场景落地;落实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起草工业元宇宙应用场景培育工作方案,助力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融合;提升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家委员会支撑效能,目前已集聚专家230名、服务商约100家,链接国家级单位资源5家;今年上半年组织培训、咨询等活动69场次。

在“百园万企数字化转型江淮行”活动中,安徽各地市积极开展资源对接和交流合作,推进数字化转型落地服务“最后一公里”建设。据了解,安徽已举办推广活动13场次,推动成立数字化转型服务中心110家,服务企业3150次,提供解决方案721个,成功助力253家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安徽制造必将凭借数字化转型,谋得更多发展先机。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