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8月,河南省漯河市食品出口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市实现食品出口额5.1亿元,同比增长19.8%。宠物食品、冷冻肉、香肠等品类出口量稳居全省首位,蘑菇罐头、肠衣等名列前茅。这组数据的背后,是众多本土食品企业从不敢出口到成功出海的生动实践。
“多亏了市里的专班指导,我们才突破了零出口!”河南龙小吖食品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感慨道。据了解,该企业虽有优质产品,却因之前不熟悉国际贸易流程、缺乏相关认证而迟迟未能打开海外市场。在漯河市构建的“育主体、引才智、帮认证、拓渠道”四维工作体系精准帮扶下,专班人员手把手指导企业准备材料、对接海关资源,使企业顺利完成进出口备案并成功将产品销往海外。
为系统破解食品出口中面临的人才、标准、市场等共性难题,漯河市将食品出海列为全市经济十大增长点,建立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变“单点突破”为“系统发力”;漯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走访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访谈+现场办公”,对共性问题统一研究,对个性需求实行“一企一策”。今年以来,全市已推动64家企业完成进出口备案,47家企业实现食品出口实绩,其中20家首次突破零出口。
食品出海,人才是关键。漯河市围绕食品研发、外贸合规、国际营销等关键环节,创新引才机制,通过开展“人才回归暨春季赴外引才专项行动”,组织重点单位精准对接高校相关专业,推出“岗位清单+人才画像”匹配模式。此外,漯河市还构建了跨区域招才网络,组织企业赴外省高校靶向招聘,持续提升食品企业人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认证、资金、跨境贸易等关键环节是企业出海面临的主要壁垒。漯河市创新服务模式,通过“线上直播+线下走访+政银企对接”等方式,推动政策“直达快享”,构建了“政府+机构+企业”协同认证机制,为企业提供从评估、代办到维护的全链条认证服务,协助企业办理HALAL认证、注册境外商标、获取境外专利等;在跨境贸易与金融支持方面,创新组合服务简化人员跨境流程,并构建“信保+银企对接+资金申报”支持体系,有效缓解了企业出海压力。
从各类展会到国际经贸舞台,漯河食品的出海路径越走越宽。漯河市通过“筛选+组团+跟踪”的精准组展模式,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重要展会,累计达成意向成交额超亿元。在2025全球豫商大会期间,漯河市承办现代食品产业对接会,邀请众多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高管考察洽谈,进一步推动了合作项目落地。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首次引入主宾国机制,并主动赴日韩开展经贸交流,实现“走出去”与“请进来”有机结合,持续扩大了漯河食品国际“朋友圈”。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